猜你喜欢的书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三卷,旧题金河间刘完素撰,实为金张元素撰。此书初罕传播,金末杨威得其本刊行,误题刘完素撰;明初宁王朱权重刻,又伪撰完素序文置于卷首,李时珍作《本草纲目》始正其谬误,辨明出于元素之手。其书上卷九篇,论述养生、诊法、伤寒、本草等及风、暑、燥、湿、寒之类病邪、病机、运气;中、下卷则考详内科杂症及妇科儿科诸常见病之病原、证候与施治方略,共二十三篇,于医理精蕴可谓阐发备至,极富参考价值。有刘河间《伤寒三书》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
南宋张行成撰。九卷。《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此书专明邵雍《皇极经世·观物外篇》之义,乃张氏《易》说七种之一。《皇极经世》含《观物内篇》与《观物外篇》两大部分,张氏以《内篇》理深而数略,《外篇》数详而理显,学先天者当自《外篇》始,因补阙正误,使原文以类相从,并推绎其旨奥,以成是书。此书是张行成所撰“易说七种”之一,专论《皇极经世·外篇》之义。《皇极经世·内篇》,前四卷推衍元、会、运、世之序,后四卷辨明声音律吕之微;《外篇》是比物引类以发挥蕴奥。张行成认为《皇极经世》一书,其《内篇》理深而数略,其《外篇》数详而理显,认为学邵氏先天之学者当自《外篇》开始,因此他补缺正误,使其文以类相从,又进一步推衍其旨而成此书。
道德经精义
以道家内丹功法注解《老子》的代表性著作。清代黄裳撰。按《老子》八十一章,逐章为注。每章首揭常道,次述丹道;首言世法,次言丹法。道学精微,文理密察,本末兼赅,体用咸宜。尤以其融儒入道,而能凿空无痕;因道弘儒,而能浑全一体。明道修德,可端天下之风尚;养心养气,足正万世之人心。本人道以明仙道,字字金科玉律;体圣学以阐玄学,言言口诀心传。深入浅出,亲切平实。诚为《道德经》解本中不朽名著。有清光绪十年(1884年)刻本。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华阳汪氏养性斋刊本、南京红十字会道院精刊本等。1960年萧天石重刊于台北时,易名为《道德经精义》。
行素斋杂记
清继昌撰。继昌,字莲溪。汉军正黄旗人。光绪进士,官至甘肃布政使,署安徽巡抚。光绪十九年 (1892) 开始撰写此书,第二年完成初稿。以后又加以选择、校订,于1901年刊行。全书共上、下两卷,以笔记形式叙述了不少宫廷中的情况。如皇上大婚、皇太后归政、宫中祭礼、宫殿用石、皇太后六旬万寿凡三次举行大典礼的记载和皇太后、皇帝的谕旨以及对大臣遇元旦、冬至时呈递贺折的用纸、用语、书写格式的要求等等。由于作者曾在军机处供职,所记宫廷诸事多为耳闻目睹,尤以自己熟悉的光绪朝事为多,其中有不少清政府中枢机构的情况,因此其史料价值颇高。另外,是书还有一些官场旧例、京城物产、名人轶事、风土异闻的描写,对了解北京的历史也有帮助。书前的蔡乃煌的序言和作者自序。是书有光绪二十七年湖南臬署的刻本。1984年,上海书店据此本出版影印本。
相应部经典
南传巴利文经藏五部之一。相当于汉译《杂阿含经》。分为五篇、五十六相应、二百零三品,共收经二千八百七十五部(一说“二千八百六十三部”或“二千八百五十八部”)。按经的内容分为偈、因缘、蕴、处等,较《杂阿含经》齐整而有条理。其中与《杂阿含经》相应的有八百八十三经。《相应部》的汉译本名为《相应部经典》,由今人云庵译出,收入台湾出版的《汉译南传大藏经》第十三至十八册。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凡十五卷。唐代明佺等撰。又作武周刊定众经目录、大周录、武周录。为东汉至武周有关翻译经论之目录。共收经典三六一六部,八六四一卷。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唐则天武后天册万岁元年(695),由佛授记寺沙门明佺等七十名高僧奉敕撰集而成,菩提流志、义净等诸师亦皆参与编纂。内容包括:(一)众经目录,即第一卷至第十四卷,属于正篇;此正篇又分为前十二之别录与十三、十四卷之见定入藏流行目。(二)伪经目录,即最后第十五卷。本录系采自新、旧正目与大小乘经律论、贤圣集传等三件而成。旧目指前人所撰之一切经目录、开皇三宝录、内典录等正目;新目指唐初至武周所译之经论,凡错注、疑伪皆校正而后入目。合三六一六部八六四一卷,然不包括卷十三、十四之见定入藏流行部卷。各卷(第十五卷除外)之末皆列有译者、译时、典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