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东庵集
元诗别集。4卷。滕安上撰。据姚燧为滕安上所撰墓志铭,滕安上有《东庵类稿》15卷,由江西廉访使赵秉政刊行于世。明人焦竑的《国史经籍志》说,滕安上有《东庵稿》16卷。姚燧所说的《东庵类稿》15卷应包括诗、文两大类作品,其书早已不见传本。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滕安上诗200余首,重编为《东庵集》4卷。卷首无序言。卷1为四言诗、五言古诗,卷2为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排律,卷3为七言律诗,卷4为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他今存的诗作以七言律诗数量最多,成就也较高。《四库全书总目》评《东庵集》说:“其诗格以朴劲为主,不免稍失之粗犷。而笔力健举,七言古诗尤有开阖排宕之致,视元末秾艳纤媚之格全类诗余者,又不以彼易此矣。”
故宫漫载
宣统二年,庚戌十一月十五日,予因贡呈书籍赴京。约随俞李两君,乘驷轮马车,出京西二十余里之海甸挂甲屯工业教养学堂,当承该堂范雨农监督,介绍至颐和园。经门房太监总管,派一宫监孙石者,导之前往。由东角门,过仁寿门,见殿宇巍巍,上题额三字曰仁寿殿。甫上台阶,见有西国男妇数人,向管茶点宫监,分赏钱物,旁立戴蓝顶者,询为引领西人游毕而出者也。予三人亦在此处循例茶点毕,入殿门。又一宫监导之入,门内有院,院中即有台。
太上正一咒鬼经
《太上正一咒鬼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宋元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乃天师所说。内有神咒十余条,皆用于召神斩鬼魅、野道、妖精。又称正一真人告诉诸祭酒弟子,凡有病痛及官狱、水火之灾,或宅中有鬼,诵此神咒即可祛病消灾。
大丹铅汞论
大丹铅汞论,唐人金竹坡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论述以铅汞炼制大丹之原理和方法。首先指出:「大丹之术,出乎铅汞。」铅为五金之首,其中有汞,象离卦阳中有阴,木中生火,是为青龙。炼丹者抽铅取汞,使坎离互用,铅汞相合,则可成丹。其炼丹程式为:首先用黑铅与山泽银镕取铅黄花,是为白虎、水中金;又从丹砂中炼取水银,名曰玉液,是为青龙、砂中汞。然后将所得真铅真汞对半配合,入鼎密封火养,「铅得汞而降,汞得铅而伏,乃为龙虎大丹。」书中又论述转制四神为大丹之法。其法大略以母砂、灵砂、朱砂包裹火养,使三砂混一而成「四象匮」;再将粉霜匮养成白雪,白雪变成黄粉;再用铅银养黄粉而成铅黄信,将信与朱砂对勾养死;再将铅银养汞而成大丹。书中称此丹「久而光,光而明,由是黄白生焉。众宝出焉,曰干汞,曰点化,皆由此丹而出。」
孝经译注
十八章。作者各说不一。《汉书·艺文志》:“《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宋王应麟疑其为后人依托孔子、曾子而作。清纪昀以为是孔门后学七十子之徒所作。《孝经》有今文、古文之分。《古文孝经》有二十二章,《今文孝经》有十八章。《新论》说《古文孝经》有一千八百七十二字,今文经相异者有四百多字。唐代玄宗注《孝经》用今文本,邢昺疏亦用今文本,成为《十三经注疏》之一。宋朱熹《孝经刊误》又用古文本。删二百二十二字,分为经一章,传十四章。清吴澄《孝经定本》,又改用今文本,分经一章,传十二章。主旨宣扬封建孝道。以孝为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主张不亏体、不辱身、养志重于养体;并细分为庶人之孝、士之孝、卿大夫之孝、诸侯之孝、天子之孝等。是研究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要参考书。
木讷记
走进藏传佛教,领略雪域大师密勒日巴生平。 1930年,多杰大师在重庆弘法,口述木讷祖师(即密勒日巴)传记,张心若居士随听记录,日久成册,蔚然成书,名曰《木讷记》。密勒日巴大约生于1040年,是藏传佛教大师,在佛教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密勒日巴七岁丧父,依据当地的习俗,家产由叔父托管,直到他成年。不料叔婶侵吞了他的家产。于是他舍弃了一切身外之物,四处寻访一个能够指引他求得心灵平静的上师。他终于结识了玛尓巴。玛尓巴是一名密法宗师和杰出学者,因从印度引入许多佛教经典而被称为“‘译者玛尓巴”。 在之后的岁月中,密勒日巴在深山洞穴中独居静修,偶尔到村落,以他的诗歌宣扬佛法。他有许多弟子、随众。传说,他死后,参与火化仪式的人们亲眼见到天女从天而降,带走他的舍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