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叉陀罗尼经

作者:佚名
洛叉陀罗尼经

全一卷。宋代法贤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此经说洛叉陀罗尼,并谓若受持此陀罗尼,如同持洛叉(十万)诸佛名,可灭无量重罪,得大福聚。

猜你喜欢的书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一卷。金侯善渊(生卒年不详)撰。侯善渊,金道士,号太玄子,修道于姑射山(今山西临汾西),精通道书。撰有《上清太玄集》、《上清太玄九阳图》、《上清太玄鉴诫论》、《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太上太清天童护命妙经注》、《黄帝阴符经注》等。南宋学者注《阴符经》,常按道、法、术之义分上、中、下三篇。侯氏 《黄帝阴符经注》则将三篇合而为一,取经文四百余字本注之,末尾一百多字无注。侯氏主张内著阴灵之性,外契纯一之真;以至真,上通三要之正;以其正,下伏九窍之邪,而达性合纯一之道。注文着重阐述抱一养神,内修至真,使心性与天道纯阳之理相合。其注文简明流畅,颇具文义,非熟研道书者不能为。后世道学者对此注颇为推重,但为注文过简而感不足。清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道家存目著录此书,标名为 《阴符经注》。现存明 《道藏》本。

上清华晨三奔玉诀

上清华晨三奔玉诀

《上清华晨三奔玉诀》,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当为南北朝或隋唐上清派道上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经文言观星望气,存神飞升之道。所谓「华晨三奔」,即华盖下北辰星及辅、弼二星,属北极紫微垣。据称北辰星乃玉帝之真星,辅星为太平金阙后圣帝君之精,弼星为太微天帝玉尊之灵。修道者当以三星出现之时,北向九拜,瞑目存思三星各出紫光玉色之气,下注己身,一体同辉。其次分别向三星叩齿祝念,存思星中流光下注,内有婴儿来临面前,同携上升。勤修此道五年,可感召后圣降真。修行七年则可同御玉宸上天,「三帝下接,合形同奔」。

中国史纲要

中国史纲要

史学著作,雷海宗著。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地理与史前时代、殷商政治与文化(公元前1300-前1027年)、封建制度与封建社会(公元前1027-前771年)、成周封建帝国之极盛(公元前1027-前771年)、成周宗教等。

毗尼讨要

毗尼讨要

亦称《四分律讨要》。律学著述。唐道世纂。三卷(或各分“本”、“末”作六卷)。系《四分律》的论释书。据作者自序称,其时解释《四分律》虽有百家之说,但律之宗旨尚待阐扬。为了不使习者劳而少功,学者博而寡要,故精心研讨,博采经律,兼收众记之长,存律之简要。《法苑珠林》、《大唐内典录》均载为五卷,然现行本为三卷。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

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世尊入一切如来金刚安像三昧,从三昧起。说塑画雕造安像庆赞仪轨。有一菩萨白言,佛身无相,犹若虚空,遍一切处。云何今说令安佛像?佛言,我为久修行者,说彼法身无相无为,遍一切处,不生不灭,今为初发心众生,令彼得褔,说安像庆赞结净之法,先拣吉星吉日,于结界胜地清净之处,陈设伞盖幢旛香华灯果,令阿阇梨依法仪轨,一心召请观想沐浴,安耳发髻指甲髭须等,乃至香花灯食等种种供养,并须如法。

妙法圣念处经

妙法圣念处经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说十善法,及厌离行等。诃酒过失,及十恶等。赞叹护戒,及说天上诸偈,大意与正法念处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