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心如馨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古今律条公案
白话短篇小说集。题“海若汤先生汇集”,海若系汤显祖之号,疑系伪托。八卷四十六则。卷首为“律条”,分类编辑 公案故事。共十三类,计:谋害类、奸情类、强盗 类、窃盗类、淫僧类、除精类、除害类、婚姻类、 妒杀类、谋产类、混争类、拐带类、节孝类等。如 谋害类“马代巡断问一妇死五命”云:王十六之 妻杨氏貌美,屠户奚云趁十六外出之机,夜入 王家逼奸,杨氏不从,被杀,奚将女首弃孙一门 前。当夜富商刘信七也想奸杨氏,见杨氏已死, 两手沾满鲜血而归。孙一晨起见妇头,欲藏匿, 适被一后生发现,孙贿赂后生遭拒而杀之,将 后生尸和妇人头埋在后花园。王十六回家见妻 子被杀,怀疑刘信七,赶到刘家见手上血迹,告 刘杀妻,判刘死刑。刘子为父鸣冤又告到马代 巡处,马深入调查,一妇死牵连五条人命。存明 万历刊本,题“金陵陈玉秀选校”,“书林师俭堂 梓行”,藏日本内阁文库。
紫闺秘书
十卷,题明杏溪浣香主人撰.杏溪浣香主人,不知何许人,生平事迹亦不可考。据原“出版者序”说:“此书出自于中国明朝嘉靖年问一位自称‘杏溪浣香主人’的才子”,并说此书是“现藏为唯一之抄本。曾被称‘天下第一大奇书’。从明嘉靖起到清廷覆灭,此书先后为两个朝代的皇宫内院所珍藏和采用,秘传迄今已有440多年的历史”。成书过程详见《序》。房中术书籍。
独醒杂志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南宋曾敏行(号独醒道人)撰。十卷,有《知不足斋丛书》本、《四库全书》本、 《笔记小说大观》本等。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朱杰人点校本。本书所载内容十分丰富。杨万里所作序称“人物之淑慝,议论之予夺,事功之成败,其载之无谀笔也。下至谑浪之语,细琐之汇,可喜可笑,可骇可悲,咸在焉。”但主要部分则为记载自五代末至南宋初年的遗闻逸事,于朝廷政事与典章制度的沿革,记载较详;对宋代著名人物的遗闻佚事,也有不少精采的记录。如记王安石请人吃饭,十分俭约,客人生性骄纵, “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顾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这位名相的生活作风,可见一斑。有关苏轼的记载,也极其珍贵。对于南北宋之间的重大事变,如靖康间和战之争、岳飞、刘锜等与金人作战的战绩,也记之甚详。此外,书中还有不少有关江西风土人情、山水名胜的描述。有些部分的记载言及鬼神变化,如卷四云狄青南征侬智高时曾往访何仙姑,预知未来之事,即属此类。
诗镜总论
明陆时雍撰,一卷,收于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论诗上起先秦,下迄晚唐,依次品论历代作家作品及其渊源递嬗关系,对古诗的评析颇为精僻和全面。作者推崇《风》、《骚》,常以之为源头去探析诗作,但反对依傍前人作诗,要求“绝去故常,划除涂辙”,“得意一往”,才得其佳。诗以代异,因而,汉魏之诗欲步武前朝,“难以冀矣”。并又指出了汉魏六朝诗中许多唐人又无法攀拟的独到处。作者论诗,极重“情”与“文”的关系,这是其论诗的一个中心。《诗镜总论》对先秦至唐代诗歌进行了评论。陆时雍论诗,提出“诗贵真”。所谓“真”,主要指“意似”。他说:“诗贵真,诗之真趣,又在意似之间;认真则又死矣。柳子厚过于真,所以多直而寡委也。《三百篇》赋物陈情,皆其然而不必然之词,所以意广象圆,机灵而感捷也。”
习斋四存编
哲学著作。清颜元撰。十一卷。分《存治》、《存性》、《存学》、《存人》等四编。《存治编》原名《王道编》,一卷,二十四岁时作。大旨欲复井田、封建、学校等三代之制。《存性编》二卷,三十五岁时作。批驳宋儒将人性分为天命之性、气质之性及气质有恶之论,以为理即气之理,气即理之气,人之气质万有不齐总归一善,至于恶则后起之引蔽习染。《存学编》四卷,三十五岁时作。力矫理学空谈心性之弊,注重“习行”,强调功用。《存人编》原名《唤迷途》,四卷,四十八岁时作。专为辟佛、道等教而作,文词通俗浅近。上述诸编,较系统地阐发著者的哲学和社会政治观点。收入《颜李遗书》(清刻《畿辅丛书》本)和《颜李丛书》(1923年四存学会排印本)。今有北京古籍出版社标点本。
梁高僧传选译
《高僧传》全书十四卷,以如此之篇幅去记叙五百多年间中土之僧人,每个入传者无疑都是当时或该科之“高僧”,但因本书篇幅所限,这里不可能全部收录,而只能选录那些在整个中国佛教史上都具有相当影响的高僧。至于每一僧传之取舍,除个别篇幅较长的僧传采用节选外,其余的都取传记全文,以保持资料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