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尼关要事义

作者:德基
毗尼关要事义

毗尼关要事义,一卷,清德基辑。

德基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南齐文纪

南齐文纪

十卷。明梅鼎祚编。梅鼎祚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为 《文纪》,此为其一。此编于酬答之文,参错附录,及误载前代册诰,与诸编略同,而体例尤为琐碎。如:永明五年九月诏,乃《齐书》撮叙其事,而以为诏词;高祖与周盘龙第二敕,明帝手诏王思远,乃只常言五字,只可存为故实,不应以文章目之;按编例,无姓名之文应附于末,而鱼腹侯子响还本奏独列于前; 代拟诸作,例归执笔人,而褚渊 《禅齐诏》,江淹《筑垒教》却未画一;曹景宗《与弟义宗书》、沈约《答陆厥乐蔼书》,犹言人虽入宋,事关齐代;宋顺帝 《答诛黄回诏》,则 《宋文纪》已自为一编,却又隔代阑入此编;刘虬《答萧子良书》已见二卷,又见六卷,等等,失检尤甚。书中如高祖 《与王彦之书》,尺牍误以为世祖; 崔觉 《与妹书》,尺牍误以为崔恭祖,对此间有小小驳正。但如黄回一人,隔数页而重注;曹虎一人,前注见北魏,而卷七又别出曹虎之名,且详注其爵里,矛盾者正复不少。由此,清《四库全书》编撰者仅以其为一代之文、且与他编形成体系,而收其于集部。此书有《四库全书》本。

圣源觉真经

圣源觉真经

《圣源觉真经》,民间印行的善书。讲述玉皇公(玉皇大帝)及远古时期“舍身堵北缺,代存万众生”的壮士的故事。在东南亚一带流传甚广,但属民间宗教常用经文,非《道藏》所珍藏的《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古今谭概

古今谭概

又名《古今笑》或《笑史》。笑话。明冯梦龙撰。二册。梦龙有《古今小说》已著录。此编为冯氏辑纂的讽刺小品集,或曰笑话、故事集。前有梅之熉小序,谓此为不得志者托诸空言之作,取“老氏谭言微中,可以解纷”之意。分迂腐、怪诞、痴绝、专愚等三十六门。大多从古籍中摘录并略加整理而成,小部分为冯氏所创作。所载主要是前人琐闻轶事和一些笑话、寓言,其中少数作品讽刺封建官僚和儒生,颇犀利。但内容庞杂,且多庸俗无聊之作。冯梦龙毕生从事于通俗文学的创作和整理工作,在他众多的撰著中,《古今谭概》是深受读者欢迎的一部书。此书是一部古今笑话专集,编成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作者解释其书名说:“世何可深谈? 谈其一二无害者,是谓概。”此书问世后,一开始问者寥廖,后来改题为《古今笑》,遂风行于世,清代刻本又有题为《古笑史》和《古今笑史》两名的,其目的都是为了招徕读者。

剿贼图记

剿贼图记

此书《剿贼图记》记作者元默在出任河南巡抚时著,描绘明崇祯6年至8年率领明军镇压河南省的农民起义之事。此书中描述的事件为《明史》中有关这次农民起义记述提供了很多补充细节。其中24幅插图雕刻精致,可能出自安徽著名雕版工之手。此本为明崇祯年间刻本。 是书记崇祯六年三月至八年四月剿贼事,所言虽未免溢美,然可补明史之处甚多。凡为图二十有四,记即附于图后,雕绘极精,刀法出于徽,疑为吴阿衡在新安付梓者。吴阿衡(序)崇祯七年(1634)。

维摩经疏

维摩经疏

维摩经疏,卷三、六,佚名,编号二七七二。

法华经指掌疏

法华经指掌疏

佛典注疏。清雍正三年至乾隆十一年(1725—1746)通理撰。七卷。是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的注释书。疏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科文”,一卷,提示《法华》全经纲目。第二部分为“悬示”,一卷,以十门总述《法华》经义,即:一教起因缘、二藏乘分摄、三能被教义、四所披机宜、五体性浅深、六宗趣通别、七部类品会、八疏序通经、九总释名题、十别解文义。第三部分为正文,七卷,正释《法华》经文。先释“名题”,包括经名、译者。次则别解文义,将经文二十八品分为序、正宗和流通三分。疏文先举原文,再依文释意。第四部分称“法华指掌疏事义”,一卷,即将“悬示”和“别解文义”中所出成语、典故、事类等再予单列解释。此书不见于国内诸藏。今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