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莲峰集
诗文别集。一作《莲峰家集》、《莲峰先生家集》。十卷,其中诗二卷。宋史尧弼撰。其集卷首冠以省斋、任清全二序。省斋序作于南宋孝宗乾道二年丙戌(1166)谓编尧弼“平日所著文,凡三十卷,刊出与众共之”。然据任序,尧弼之文“至多,皆散落不存”,是乾道本所收已不足。任序作于宁宗嘉定六年癸酉(1213),谓乾道原刻至此时已漫漶,“莲峰兄长之嫡孙师道取而再刻之,加以南轩(张栻)少时一跋并诸公所跋附其后”。其集,《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均未著录,流传不广。《文渊阁书目》卷九著录,谓一部六册。《箓竹堂书目》卷三同。《国史经籍志》著录,谓三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同。清高宗乾隆(1736—1795)间修《四库全书》时,其集已不见,乃自《永乐大典》辑出,编为十卷:卷一至卷二,收各体诗一百三十六首;卷三至卷一○,收各体文八十五篇。任序所称之张栻及其他跋文皆不见。今人栾贵明《四库辑本别集拾遗》复自《永乐大典》残卷辑得诗一首,文三篇。今行世者有影印《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
周易参同契注
周易参同契注(无名氏),原不题撰人名,近人陈国符据书中所出地名,考订此书当出于唐朝或五代。二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以外丹法注解《参同契》。谓丹砂烧炼至紫赤色而成还丹,「色若不紫赤,不名为大药」。又称:「丹成,取一刀圭鼓成金。若不化五金,不可辄服,其丹生有毒,未有灵化。更依前烧之成金,有灵化,深紫色,始号为大还丹。服此一丸即通神也。又将一刀圭化五金及一斤生汞,立成黄金。」可见此书丹法为外丹黄白术。
高太史大全集
或简称《大全集》。诗集。明高启撰。十八卷。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自号青丘子。明太祖洪武二年应诏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三年升户部侍郎,他坚辞不就,回乡教书度日。据说朱元璋读了他的诗“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题宫女诗》),认为是有意讽刺,怀恨在心。后来借口高启曾为魏观作《郡治上梁文》,将他腰斩,年仅39岁。高启是明代成就最高的诗人之一。启有《扣舷词》已著录。此乃其诗集,为明景泰间徐庸所编。其诗原有《吹台集》、《江馆集》、《凤台集》、《娄江吟稿》、《姑苏杂咏》等五集,凡二千余首。后自定为《缶鸣集》,凡九百余首。诸集先后散佚。明景泰年间,徐庸采摭逸篇,辑为此本。有明景泰刻本、万历孙士弘刻本等。另有1985年上海古籍版,名《高青丘集》
大学点睛补
蕅益子年十二。谈理学而不知理。年二十。习玄门而不知玄。年二十三。参禅而不知禅。年二十七。习律而不知律。年三十六。演教而不知教。逮大病几绝。归卧九华。腐滓以为馔。糠粊以为粮。忘形骸。断世故。万虑尽灰。一心无寄。然后知儒也。玄也。佛也。禅也。律也。教也。无非杨叶与空拳也。随婴孩所欲而诱之。诱得其宜。则哑哑而笑。不得其宜。则呱呱而泣。泣笑自在婴孩。于父母奚加损焉。顾儿笑。则父母喜。儿泣。则父母忧。天性相关。有欲罢而不能者。伐柯伐柯。
来果禅师禅七开示录
未开悟的人,举心、动念就是妄想;开悟以后,举心、动念皆是真如。一个妄想,一个真如,究竟是同是别?要问你们一下子:妄想是甚么?真如是甚么?同,在甚么地方?别,又在甚么地方?
沙弥威仪
一卷,刘宋求那跋摩译。同于七十威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