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颠宝通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遥远的野玫瑰村
《遥远的野玫瑰村》九篇文字讲的或是生者对逝者的眷恋不舍,或是身处绝境的人绝处逢生得到来自异世界的人或动物的帮助,故事引人若“日本聊斋”,给人一种在困顿中犹有光明,逝者总会化成种种形状来帮助生者的希望,读来让人动容难忘。本书曾获“野间儿童文学奖”。
世说新语
轶事小说集。南朝宋刘义庆作。原称《世说》,唐人改称《世说新书》,五代以后易今名。原八卷。今本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记汉末迄东晋士大夫遗闻轶事,对当时士族思想、生活及清谈放诞习气,多所反映。虽有消极因素,但批判黑暗,讽刺奢淫,赞颂智慧,表彰善良,亦复不少。语言精练,意味隽永,对后代笔记文学影响甚大。又不少故事成为后世小说、戏剧创作素材,或被诗文引为成语典故。梁刘孝标为作注,引书达四百余种,资料价值较高。自唐以下传本甚多,尤以明嘉靖间袁氏刻本、清道光间周氏刻本、清末王先谦校订本及日本珂版影宋本称善本。今有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据日本珂版影宋本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据王先谦校订本影印本等。
事宜须知
袁子才由翰林散知县留别诗云行来官礼我犹生纪实也盖外官礼节非止翰苑诸公不知体例即部曹各衙门司员亦多欠理会所以然者京官只有堂司之分无问品级如六部郎中正五品昔年多有加至三品衔者而八品笔帖式则视若同官无差等也若外官道四品府亦四品正从之分判若霄壤此事之大可笑人者也会典一书繁重难觅而由京外用者往往获咎于无心上游量大者或可原谅否则有因一言一动而自误名程者由是观之则我长白 寿峯观察之惠人不浅也是虽满与汉小有异昔与今畧不同缺有优劣之分境有富贫之判上司好恶亦难轻尝同僚性情亦难预揣要其大旨不外乎此行而宜之之谓义事非所宜鲜不招损况宦塲乎得此一编以为圭臬以先知觉后知世之相须者正殷居心如观察可谓贤矣
诗镜总论
明陆时雍撰,一卷,收于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论诗上起先秦,下迄晚唐,依次品论历代作家作品及其渊源递嬗关系,对古诗的评析颇为精僻和全面。作者推崇《风》、《骚》,常以之为源头去探析诗作,但反对依傍前人作诗,要求“绝去故常,划除涂辙”,“得意一往”,才得其佳。诗以代异,因而,汉魏之诗欲步武前朝,“难以冀矣”。并又指出了汉魏六朝诗中许多唐人又无法攀拟的独到处。作者论诗,极重“情”与“文”的关系,这是其论诗的一个中心。《诗镜总论》对先秦至唐代诗歌进行了评论。陆时雍论诗,提出“诗贵真”。所谓“真”,主要指“意似”。他说:“诗贵真,诗之真趣,又在意似之间;认真则又死矣。柳子厚过于真,所以多直而寡委也。《三百篇》赋物陈情,皆其然而不必然之词,所以意广象圆,机灵而感捷也。”
朱子礼纂
清李光地研究朱子理学思想的一部重要参考书。五卷,清李光地(1642—1718)撰。李光地字晋卿、原庵、号榕村,福建安溪人。康熙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文渊阁大学士。在官以清勤自律,任内曾举荐施琅平定台湾,为陈鹏年辨诬,赞成恢复张伯行官职,救方苞,且治河有功。晚年任文渊阁大学士时奉敕校理编辑的有《朱子大全》、《性理精义》、《周易折中》等,是康熙间颇有成就的儒学家。收集了散见于朱熹《文集》、《语类》、书信中关于“礼”的论述,并对其进行了分类编纂,共五类,即《总论》、《冠昏》、《丧》、《祭》、《杂仪》。此书收录虽然不无遗漏,有失朱子之意,但以一人之力集成此书,已事属不易。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
《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异译本,五卷,宋法护译,如经名所述,是阐释诸佛境界的经典,属于大乘五大部之宝积部,被重要论书《究竟一乘宝性论》所引述,其梵文原本尚存,公元六世纪初,由印度译经师 昙摩流支 译成中文;于同一时期,扶南(今柬埔寨)法师僧伽婆罗再将此经译为汉文,名为《度一切佛境界智严经》,但此译字数不足,属于简单译本; 五百年后,印度三藏法护及汉地高僧惟浄等共同再度译为中文,名为《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