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庐山游记
胡适著。1928年6月上海新月书店初版。胡适用三天时间跑了庐山山上山下17处景区景点,随身携带着《庐山志》和《庐山指南》。他借助《庐山指南》游览景点,又对照《庐山志》进行考察论证。可以说他的庐山之行是一次文化之旅,考据之行,并留下了一篇洋洋万言的《庐山游记》。
论语全译
儒教经典。《四书》之一。孔子及其弟子们的重要言行录。体现孔子对古代政治、宗教制度等的理解。其中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重要政治伦理原则;提倡忠恕仁爱,把仁作为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而孝又为仁的根本:“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相信天命, 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主张“克己复礼”,认为一旦“克己复礼”,就可使“天下归仁”。礼之中,又最重禘礼,认为懂得禘祭之礼,就能很容易地把天下治好。该书在汉代分今文“齐论”、“鲁论”及古文《论语》三家。今《十三经注疏》所收,为何晏集解本;朱熹将《论 语》编入《四书》,并作集注,为宋以后流行本。
释迦牟尼如来像法灭尽之记
全一卷。唐代法成译。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记载于阗国等之佛教历史。即于阗国第七世毗左耶讫多王时代,僧伽婆尔陀那罗汉以预言方式讲述于阗国佛教之兴废,乃至像法灭尽等事。本书仅为藏文原本之部分汉译,乃伯希和于敦煌所发现者,为研究古代西域之珍贵资料及研究西藏原本之重要参考书。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
四卷,唐义净译。特明受戒之事。
受菩提心戒仪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先归命,次供养,次忏悔,次三归,次受菩提心戒,共五法,有偈颂,长行,两番明之,偈颂中,五法各有咒,长行后列五佛名。此以大菩提心,受普贤金刚职,为一切秉密教者受持之本,学者皆应简阅。
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
一卷。失译人名。即中阿含须达多经之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