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愿文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侠凤奇缘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6卷38回。李涵秋著。初载1916年《新闻报》附刊《快活林》(上海)。1918年新闻报馆出版单行本。卷首有同年2月至4月徐枕亚、程瞻庐、周瘦鹃、中浣东野、陆律西、李寿熙、严独鹤、作者等8篇序文,以及姚民哀、朱大可等多人题诗、题词。每回有作者自评和严独鹤评语。此书以辛亥革命为背景,叙述了几个青年的恋爱婚姻和投身革命的故事。苏州举人韩素君,携带女儿韩凤琴旅居武昌,以卖文为生。韩凤琴聪明俊秀,结识了三个女友:一是少妇叶锦云,二是锦云之妹叶锦文,三是艺人金娉娉。韩素君的老师有个儿子,名叫冯子澄,因家贫无以为生,携带儿子冯阿祥前来投奔。韩素君收留了冯阿祥,并将冯子澄举荐给营务处提调芮大烈充当书记。冯阿祥忠厚老实,暗中爱上了韩凤琴;而韩凤琴却非常高傲,没有把冯阿祥放在眼里。冯子澄和芮大烈都是无赖,所以一拍即合,狼狈为奸。芮大烈看上了金娉娉,冯子澄便定了一计,把金娉娉和韩凤琴骗到船上。不料金娉娉武艺高强,结果把游船打了个落花流水,并割了芮大烈一只耳朵。韩凤琴却慌极投水,幸被冯阿祥所救。金娉娉为避祸而远走美国,又在船上遭人暗算,幸亏船长恰好是失散多年的生母,因而获救并母女团圆,后来嫁给了美国人福特。叶锦文则赴日留学,与金娉娉的表兄俞竹筠结婚,2人都成了革命党人,潜回国内活动。芮大烈因牢记金娉娉割耳之仇,转恨金娉娉的亲戚朋友,故往夏口厅告密,使俞竹筠被捕下狱,幸而证据不足,不久获释。芮大烈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乘韩素君携带凤琴回乡探亲之际,派人在半路上把韩凤琴拐卖。恰好被回国游历的金娉娉一家碰到,遂将她护送回苏州。但韩素君并不知道女儿已经得救,返回武昌寻找,又被芮大烈一伙诬告下狱。而冯阿祥为救韩凤琴,则被芮大烈一伙拐到日本,幸遇俞竹筠而得救。恰好武昌首义成功,俞竹筠、叶锦文、冯阿祥回国参加革命。韩素君也获自由,做了黎元洪的助手。但苏州尚未光复,因坏人告密,韩凤琴及其母亲、弟妹又被官府下狱。正当临刑之际,俞竹筠等带领义军恰好赶到,使他们一家获救。最后是苏州光复,冯阿祥和韩凤琴也结为夫妻。
传奇汇考标目
戏曲目录专著。清无名氏撰。凡2卷。著录元明及清初100多位戏曲家的作品名目,作家名下只记字号籍里,少数作品后附有简略提要。书中保存不少作家及曲目珍贵资料,但有些记载亦颇觉可疑。据所录作品,约成书于康熙末年。原书附于《传奇汇考》前,但著录多与之不符,并非《传奇汇考》的目录。今存两种抄本:一为附录本,所载基本为传奇;一为宝敦楼旧藏抄本,今称“别本”或“增订本”。此本所录与前者差异较大,不但数目多出不少,而且记载特杂,既有传奇,亦有少量杂剧及诸宫调,蔡寄甫、邵茗生曾过录有增订本,文化部艺术局藏。通行的是《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
蒙古律书
《蒙古律书》(Monggolqagajin-ubiqig)是清初清朝对蒙古立法的一部在天聪、崇德初立法的基础上数次编纂、修订的法律文书。关于《蒙古律书》,据《清圣祖实录》卷二四有段史料追述道:崇德八年(1643),清朝对外藩蒙古颁布了一部法典,曰《蒙古律书》。但原文没有流传至今。康熙六年(1667)九月初二准奏理藩院题,撤回崇德八年颁给蒙古各部之律书,增删顺治十四年(1657)若干条例,此后,重新“前奉宽文仁圣汗谕,颁布大札撒律于外藩蒙古国诸部。将历经修改增删之处,于康熙六年增订旧律,颁与外藩管旗王、诺颜等,固山台吉、台吉、公等,台吉等”。
四书蕅益解
作为晚明佛教四大高僧之一的蕅益智旭,自幼受到程朱学派的熏陶与感染,后来转而成为佛教的信仰者,其一生都致力于佛教的复兴与三教的融合。他在坚持不懈地研习佛法,笃实修行的同时,极力主张儒佛会通。其著作《四书蕅益解》为晚明佛教界儒佛会通的代表作,体现了晚明佛教界调和儒佛的成就,也显示了佛教界在处理儒佛交涉问题上的日趋圆熟。蕅益在重新注解《四书》时,有意识地与朱子学对立,力图打破当时朱子四书学的范式,而以佛家旨意诠释《四书》,冀望藉此以儒扶佛,复兴佛教,达到引儒门同归佛海的目的。
楞严经直指
楞严经直指,十卷,明圅昰疏,今释序,今辩序。其嗣法门人今释序之曰:‘吾师天然是和上,宴坐丹霞,以三月成直指。(中略)言言本色,不借华词。其不可思议之妙,实有与诸家回绝者。’
嘉兴退庵断愚智禅师语录
清真智说,机轮等编。一卷。序,卷上,升座小参示众机缘行实。卷下,颂古颂偈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