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集譬喻王经

作者:佚名
大集譬喻王经

复次说此法时。命者奢利弗。从座而起。一肩优多罗僧伽作已,右膝著地合掌白言:大德世尊,我欲少问。愿佛听许。如我所问。赐为解说。如是言已,佛告命者奢利弗言:奢利弗。随汝所欲当问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其所问者,我为汝说令心欢喜。如是语已,命者奢利弗言:大德世尊,此阎浮洲若有雨时。於何处雨当名善雨。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山斋文集

山斋文集

明代诗文别集。郑岳(字汝华)著。郑岳著述较丰,所著诗文有《蒙难录》、《西行记》、《南还录》、《山斋吟稿》及漫稿、净稿、续稿、奏议等,因雕版焚毁,所存不过数集。此集为其曾孙郑炫所编,于万历十九年(1591)梓行,凡24卷。其中诗7卷、文17卷。据郑炫跋,是集视旧集十不能存二三。清人在郑炫刻印本基础上进行过增修,前加印了郑岳像。《四库全书》著录的也是郑炫刻本。《四库全书总目》评其人与其集说:“柯维骐《续莆阳志》称其所作诗文,俱畅达蕴藉。朱彝尊《明诗综》引谢山子之言,亦称其诗深于讽喻之体。考《明史》岳本传,称其屡拒中官崔文之干请,争宁王宸濠之侵占,又以争兴献王袝庙,忤旨夺俸。其居官颇著风节。而为江西按察使时,与李梦阳互讦,为兵部侍郎时,又为聂豹劾罢。所与龃龉者,乃皆正人。盖其天性孤介,非惟与小人相忤,即君子亦不苟合也。其文章落落远俗,因亦有由焉。”其诗作颇能吐露真情,较有个性,五言诗尤优,弥见风韵。

定香亭笔谈

定香亭笔谈

四卷。清阮元(1764—1849)撰。阮元,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进士,官至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曾在杭州创立诂经精舍,在广州创立学海堂,提倡朴学。主编《经籍纂诂》、校刻 《十三经注疏》、汇刻 《皇清经解》等。撰有《研经室集》等。定香亭,是作者在杭州学使署西园荷池中小序,用陆游诗句“风定池莲自在香”之意命名。据阮元自谓,随笔疏记近事遂成此书,书中记录其本人及他人诗文作品颇多。所录诗文作品与说明文字紧密结合,言一事即有相关之诗文附列于后。全书各卷内容分别有所侧重,卷一、卷二多记当时诗坛情况,介绍诗人,存录作品,可资参考。另外还记述阮元自己在浙江各地试诗、试赋、试词诸事。卷三重点记叙作者游览浙江名胜途中纪游和交往唱酬之作。卷四记载作者校勘、编纂经籍诗文的情况,同时谈及书法、石刻等。《定香亭笔谈》反映阮元重家学,尊儒教的思想,他论赋崇“六朝真意”,言诗标举 “唐人风范”,提倡典雅可诵之作。《定香亭笔谈》有嘉庆五年 (1800) 文选楼刊本、《文选楼丛书》本及 《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侯鲭录

侯鲭录

宋赵令畤著。畤笔记体散文集,八卷。取汉娄护合制五侯鲭的典故,作为书名,以示其为杂俎一类。内容多诠释名物、习俗、方言、典实,记叙时人的交往、品评、佚事、趣闻及诗词之作。作者在元祐年间常与苏轼、黄庭坚等交游,故所记诸人轶事、议论,多得之见闻,较为可信。对元稹《莺莺传》考辨甚详,并作《商调·蝶恋花》鼓子词12首,以记其事,散语韵文相间,叙事抒情结合,有说有唱,对后来诸宫调《西厢记》和杂剧《西厢记》都有影响。故此书为研究宋元说唱文学和戏剧文学提供了重要资料。有明嘉靖本、《稗海》本,《知不足斋丛书》本。通行于世有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

书法雅言

书法雅言

明项穆撰。沈思孝序。一卷。分书统、古今、辨体、形质、品格、资学、规矩、常变、正奇、中和、老少、神化、心相、取舍、功序、器用、知识等十七节。其中多有创新之说,如“形质”中在“中和”、“肥”、“瘦”三种书法形态之外,又提出“瘦而实肥”的“清妙”和“肥而实秀”的“丰艳”。又在“老少”中提出书法“老”与“少”的命题。认为“老乃书之筋力,少则书之姿颜。……融而通焉,书其几矣。”这些新颖的见解充实了我国古代书论的宝库。有明万历刊本、《四库全书》本、《美术丛书》本。

橐籥子

橐籥子

橐籥子,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间。南宋《秘目》着录「橐笞子金石真宰通微论一卷」,疑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太清部,附《阴丹内篇》。本书言内丹法诀,分作五章:第一〈三道明真反本〉,宣称人若能以金玉填补骨髓枯竭,则可返老还童,长生久视。 第二〈五行建位泉石〉,谓金丹之道不离元气、五才,元气即水银、五才即五金,五金即黑铅。又称制伏众石乃作道之本,为丹之源。 第三〈八卦系象指明〉,以日时、月象、八卦、五行、五味、五色、雌雄等相配成图,以明金丹之道。 第四〈四序刚柔成岁〉,以四时之气运行成岁比喻炼丹火候,指示阴阳升降。 第五〈九一道备无为〉,宣称「金丹九转,必备五常,实由阴阳之所生,乃悉天地以奉之」。全篇词旨隐晦,大略以外丹术语论述内丹药物、火候。内容主要为讲天道、阴阳、五行、八卦、消息之理,以証金丹之道。认为八卦之精,系象于月,此道至大,并以月象结合卦象作六图,寓长生之道于其中。所附《阴丹内篇》以易理说解丹道。认为阳亦有阴,故坎卦内阳外阴;阴亦有阳,故离卦外阳内阴。阴丹之诀,唯采阳炼阴,销去群阴,而为纯阳之人。此书实为借易学讲解内丹之道,可作研究道教内丹学的参考材料。

富山遗稿

富山遗稿

宋诗别集。10卷。方夔著。作为遗民诗人,其诗常表现出磊落不平之气。如《杂兴》:“做事英雄竟不成,飞鸿何处避弓矰。杲卿有舌骂阿荦,叔夜无头传广陵。祸福难知随命值,才名太盛取天憎。江流渺渺无回势,独向西风倚瘦藤。”有些诗表现的是亡国后的哀伤心情,如《秋晚杂兴》:“青溪溪上路,书剑此栖迟。凉月穿衣褐,寒波照鬓丝。古洞传贺若,横玉犯龟兹。不为伤秋老,孤吟自可悲。”《四库全书总目》引用商辂的评语,称其诗“纡徐浑厚,弗事雕琢,可见其冲雅之操”。本书有《四库全书》本,并曾影印收入《四库全书珍本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