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教章通路记
作者:凝然
《五教章通路记》是日本佛教华严宗高僧凝然的重要著作,全书共五十二卷,专为阐释唐代法藏(贤首大师)的《华严五教章》而作。凝然作为日本镰仓时代华严宗的集大成者,深谙汉传华严教义,此书既是他对《五教章》核心思想的系统注解,也是华严宗义在日本传播与发展的关键文献。 《华严五教章》是华严宗判教理论的基石,而《通路记》则以精密的思辨与详尽的考释,为这部经典著作疏通义理、辨析疑难。书中不仅逐句注解《五教章》的文句,更结合印度佛教原典与中国华严诸师的阐释,对 “五教十宗” 的判教体系、“法界缘起” 的核心思想、“六相圆融”“十玄门” 等重要概念展开深入论述,既坚守法藏的正统教义,又融入日本华严宗的实践视角,形成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地域特色的阐释体系。
章节列表
升序↑-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一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二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三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四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五(阙)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六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七(阙)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八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九(阙)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十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十一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十二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十三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十四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十五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十六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十七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十八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十九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二十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二十一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二十二(阙)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二十三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二十四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二十五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二十六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二十七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二十八(阙)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二十九(阙)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三十(阙)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三十一(阙)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三十二(阙)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三十三(阙)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三十四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三十五(阙)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三十六(阙)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三十七(阙)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三十八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三十九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四十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四十一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四十二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四十三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四十四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四十五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四十六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四十七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四十八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四十九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五十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五十一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五十二
猜你喜欢的书
王忠文集
文别集。明王祎著。二十四卷(别本二十卷)。王祎于建文时谥文节,正统中又改谥忠文。全书分为前后二集,各十二卷。前集题鄱阳刘杰编辑、庐陵刘同校正,有胡翰、胡行简二序;后集则题刘同编辑、刘杰校正,有宋濂、苏伯衡二序。正统刊本另有杨士奇专为此本所作序。王祎是明初古文大家,宋濂序称其文凡三变:初年所作,幅程广而运化宏;壮年出游之后,气象益以沉雄;四十以后,乃浑然天成,条理不爽。其文以“序”“记”二体著力最深,成就也最大。有明正统间刘同、刘杰校刊本,《四库全书》即据此收入。《乾坤正气集》中收有二十卷本,尽管不是原本,但流传较广,曾编入《金华丛书》,后又收入《丛书集成初编》。
端木蕻良细说红楼梦
端木蕻良的红学论集,详细描述自己对《红楼梦》和曹雪芹的不解之缘,共收其红学散文、随笔五十余篇,如《红楼梦》的艺术、人物描写特色、《红楼梦与饮食文化》、服饰,《红楼梦》与其它文学创作的关系,曹雪芹的生平、创作观、情欲观,曹家的遗迹文化等等。为了阐释曹雪芹精深的思想,端木先生从《红楼梦》的情节中爬梳剔抉,找出一个个闪光点拿来与孔夫子、屈原、戴震、王夫子等思想大家作比较,梳理出曹雪芹的唯物哲学思想。这一点在别的红学著作是很少见的,而这又可以加深人们对《红楼梦》的理解。散杂的几十篇短文里,是端木蕻良对曹雪芹和《红楼梦》理解的精髓。
黄帝内经太素
医经著作。是《黄帝内经》的一种古传本。包括《素问》、《针经》(即《灵枢》)两部分的内容。系战国时期的韩国诸公孙,将《内经》一书加以改编,重新整理为20篇,称为 《黄帝太素》(据《七略》),此本流传至唐初,又经杨上善等进行了整理改编,并作了详细的注释,名 《黄帝内经太素》,由原来的20卷扩充为30卷。后来日本政府也将《太素》列入医事法令中,定为学医必读的重要教材,且出现了日本医家的《太素》注本。十三世纪后,《太素》在国内一度亡佚,此时在日本医书中虽仍被引用,但十六世纪以后此书在日本也下落不明,直到十九世纪初日本学者才开始从仁和寺等地陆续发掘出此书的残卷,并在中国和日本出现了校勘、注释的多种刊本。但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太素》共25卷,其余5卷均已失传。本书在考校字义、诠释发挥和引录古医书佚文等方面,对研读《内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书现存有十余种版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阿Q正传
中篇小说。鲁迅著。发表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晨报》副刊。全篇共九章。故事之前先着重描写阿Q“精神胜利法”的种种表现,展现阿Q的个性特点。再写阿Q在赵太爷家帮工时,向女仆吴妈求爱而被赶出赵家,从此走上流浪生活的道路。辛亥革命爆发后,阿Q开始神往于革命,去投奔假洋鬼子,结果遭到一阵斥骂。在赵家遭抢劫后,阿Q竟无辜地突然被当作“抢劫犯”成为新政府“惩一儆百”的牺牲品。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未庄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阿Q悲剧性的一生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势力凶残、狡猾的反动本质,批判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形象地表明只有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实现农村的革命变革,才有可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作者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深沉的感情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剖析了由于封建的经济剥削和精神毒害而形成落后的“阿Q精神”。小说以喜剧形式蕴含悲剧主题,借典型环境塑造各类典型人物,语言生动简炼,富有幽默和讽刺色彩。《阿Q正传》是我国新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也是一部世界文学史上的名著。
洪范统一
一卷。宋赵善湘(生卒年不详)撰。善湘字清臣,濮安懿王五世孙。南宋经学家。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封文水郡公,赠少师。绍定中,李全进犯淮东,善湘以江淮制置使讨之,屡建战功,《宋史》有传。所着除《洪范统一》之外,尚有《周易约说》、《周易或问》、《中庸约说》、《大学解》、《论语大义》、《孟子解》、《春秋三传通义》以及诗词杂着等书。《洪范统一》又称《洪范统论》。《洪范》为《尚书》重要篇目,其作者及主要内容详见《洪范口义》条。善湘注《洪范》,参考欧阳修《唐志》、苏洵《洪范图论》,对汉儒旧说多所驳正,定“皇极”为九畴之统,每畴之中,如五行则水、火、木、金皆统于土;五事则貌、言、神、听皆统于思,以为得其统而九畴可一以贯之。善湘注《洪范》,正当学界门户森严之时,然此书释“皇极”为大中,与陆九渊之说合;又谓“九畴”皆运于君心,发为至治,复合于朱熹“建极”之旨,取舍之间,不存门户之见,其学风亦属难能可贵。该书原本久佚,库书从《永乐大典》中录出。现存《函海》本、《艺海珠尘》本、经苑本及文澜阁传抄本。
佛顶最胜陀罗尼经
一卷,唐地婆诃罗译。尊胜陀罗尼经之第二译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