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教章通路记
作者:凝然
《五教章通路记》是日本佛教华严宗高僧凝然的重要著作,全书共五十二卷,专为阐释唐代法藏(贤首大师)的《华严五教章》而作。凝然作为日本镰仓时代华严宗的集大成者,深谙汉传华严教义,此书既是他对《五教章》核心思想的系统注解,也是华严宗义在日本传播与发展的关键文献。 《华严五教章》是华严宗判教理论的基石,而《通路记》则以精密的思辨与详尽的考释,为这部经典著作疏通义理、辨析疑难。书中不仅逐句注解《五教章》的文句,更结合印度佛教原典与中国华严诸师的阐释,对 “五教十宗” 的判教体系、“法界缘起” 的核心思想、“六相圆融”“十玄门” 等重要概念展开深入论述,既坚守法藏的正统教义,又融入日本华严宗的实践视角,形成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地域特色的阐释体系。
章节列表
升序↑-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一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二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三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四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五(阙)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六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七(阙)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八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九(阙)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十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十一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十二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十三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十四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十五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十六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十七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十八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十九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二十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二十一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二十二(阙)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二十三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二十四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二十五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二十六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二十七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二十八(阙)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二十九(阙)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三十(阙)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三十一(阙)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三十二(阙)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三十三(阙)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三十四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三十五(阙)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三十六(阙)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三十七(阙)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三十八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三十九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四十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四十一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四十二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四十三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四十四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四十五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四十六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四十七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四十八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四十九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五十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五十一
- 五教章通路记卷第五十二
猜你喜欢的书
躯体的智慧
美国W·B·坎农教授诸多科研成果中的精华,是他个人学术成就的代表作。本书根据伦敦1932年版译出,由商务印书馆1982年11月出版。全书16万字,共分17章:机体的液体,有效液床的维护,保证供应的手段——渴咸和饥饿,血液中水含量的恒定,血液中盐含量的恒定,血糖的稳态、血液蛋白的稳定,血脂的稳态,血钙的稳态,充足供氧的维持,血液中性的稳态,体温的恒定性,机体的天然防卫,躯体结构与机能的安全界限,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的一般机能,交感——肾上腺系统在稳态中的作用,机体稳定作用的一般特征,生物稳态与社会稳态的种种关系。作者致力于生理学研究30多年,他以自己的科研成果为基础,首先详细论述了稳态的基本条件,然后又深刻地讨论了当正常状态受到干扰时,使之恢复正常状态的各种不同的生理装置。在探讨这些装置的过程中,我们将会逐渐地熟悉调节和控制许多过程和我们正常流动所需要的物质供应的一般性装置。他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神经系统可以划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个部分是对外界环境发生反应,另一部分是对机体内部发生作用,协助保持生命体内部的恒定和稳定状态。《躯体的智慧》一书已经问世60年了,仍是今人研究稳态的必读之书。
大道通玄要[敦煌本]
道教类书。成书于唐开元年间。原书约三十卷,八十一品。敦煌本七件,约存六卷、二十七品左右。(1)P.2456(属卷一)。由两部分粘贴而成。后半部首题“大道通玄要卷一并序”,尾部残缺,存一百三十三行。(2)P.2466(属卷五)。首有标题,尾部残缺,存一百一十行。(3)P.2456(属卷六)。由两部分粘贴而成。前半部分卷首残缺,尾题“大道通玄要卷六”,存一百六十余行。(4)S.3618、北地17(属卷七)。前者保存较好,首尾完具,有标题,存二百零六行。(5)P.2363(属卷十二)。首残尾全,有标题,存四十九行。(6)S.3839(属卷十四)。首尾均残,存八十四行。(7)贞松堂藏本(属卷十四),首残尾全,有标题,存一百二十行。以上各写本《正统道藏》均未收。为佚失的重要道教类书,现存部分摘录道书精要,分品纂录,引书达五十六种。
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
二十卷。作者不详。是书卷首载王洙、王安石、胡宗愈、蔡梦弼等四家序言。书中所采之注不过百家,但为了夸耀繁富,故虚称千家,与事实大不相符。其诗句、篇后之评论,皆为刘辰翁之语。《四库全书》编辑者怀疑此书为高楚芳所编。书中注评真伪错杂,后人多有评论。但有宋以来,以杜诗注释之书很少有专本流传于世,唯此书保存了不少珍贵资料,功不可没,不可废而不传。有嘉靖丙申明易山人校刊本、明靖江王刊本、阳湖孙氏刊本、宋建阳刊小字刘辰翁批点本、涵芬楼藏宋麻沙本、雪根书屋刊本、元麻沙本、明万历中许氏刊本、汲古阁刊本、《四库全书》本等。
净土三部经音义集
凡四卷。日本信瑞编纂。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七册。本书系注释净土三部经中之梵语及难解之字、句、名相等。
瑜伽师地论分门记
佛典注疏。唐法成述。卷数不详。敦煌遗书藏本。是唐大中年间(847—859)法成在敦煌开讲《瑜伽师地论》时由听讲僧众笔录而成。内容是对《瑜伽师地论》逐卷分科,并包括对《瑜伽师地论》的简单注释。本书与《瑜伽师地论随听疏》同为研究当时唐蕃佛教及法成其人的珍贵资料。未载于历代大藏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一卷,秦罗什译。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同本。明咒为陀罗尼之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