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顶轮王念诵仪轨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历史
史学名著。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撰。是书主要记述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波斯帝国和希腊城邦之间的战争。全书分九卷。第一卷记克洛伊索斯对波斯的进攻,作为引起波斯人侵犯希腊人的第一个诱因;作者在这里还记述了吕底亚和波斯的情况,特别是居鲁士进行的征服;第二卷主要介绍埃及的情况;第三卷主要记述冈比西斯和大流士时期的情况,并插入了有关萨摩司之事;第四卷介绍了斯奇提亚和利比亚的情况和大流士对它们的进攻;第五卷主要记述伊奥尼亚起义;第六卷记述马拉松之役;第七卷从克谢尔克谢斯的出征希腊,记述到阿尔铁米西昂和铁尔摩披莱之役;第八卷记述决定性的撒拉米司一役;第九卷记述普拉塔伊阿和米卡列之役,而以雅典军队攻陷赛斯托斯(前478)结束。是书用伊奥尼亚方言写成,明显继承了《荷马史诗》的语言风格,文字生动流畅,富于文采,有浓厚的荷马味道。同时作者又是一个讲故事的能手,他从人民群众中间吸收营养,学会了许多民间创作的手法。此外,是书在西方一向被认为是最早的一部历史著作,罗马著名政治活动家西赛罗称希罗多德为“历史之父”。其书的记载有不少是亲自调查得来的,有许多都为后世的发掘和研究所证实,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古代世界史、中西交通史、丝绸之路的重要参考文献。传世抄本有10余种,16世纪初出版以来,几乎在各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有译本。中国有1959年商务印书馆本,由王以铸译,1985年再版。
牧斋有学集
清代诗文别集。钱谦益撰。钱谦益是明清之际文学家,号牧斋。明代创作的诗文已先此编入《牧斋初学集》,本集系入清以后创作的诗文集,因此以“有学”(“有”通“又”)为名。它最初刻于清康熙三年(1664),诗有《秋槐诗集》、支集、《夏五诗集》各1卷,《绛云余烬集》上、下2卷,《秋槐诗别集》、《高会堂诗集》、《长干塔光集》、《红豆诗初集》、二集,三集各1卷,《东涧诗集》上、下2卷,凡13卷,编年排次;文37卷,分类编排。合计共50卷,卷次相属。康熙二十四年金匮山房又刻有重定本,将若干佚作分别补入有关各卷,最末另增1卷,成书51卷,惟字句改易颇多。后来《四部丛刊》影印此集,以初刻本为底本,将重定本增补的佚作合编为《牧斋有学集补》1卷,又将两本异文编校为校勘记1卷,一并附于集末。重定本中增补的某些佚作,实际上初刻本已收入,只是篇名不同而已。宣统二年(1910)邃汉斋编印《牧斋全集》,收本集初刻本之后附有补遗2卷,佚作与重定本不尽相同。本集诗歌部分有钱谦益族孙钱曾所撰笺注,编次、篇目、字句与原本颇有出入。而钱谦益入清之后创作的诗文,未收入此集的也还很多。如钱曾《笺注》原目中有的《投笔集》,本集未收,大概因“违碍”太甚只能割爱。当然,钱曾《投笔集笺注》,事实上也是很久以后才单独刊行。
喉科指掌
喉科学著作。6卷。清·张宗良(留仙)撰。刊于1757年。本书卷1总论咽喉病的诊治大纲、分经及针穴图等;卷2论选方及制药方法;卷3~6分论咽喉(11症)、乳蛾(7症)、喉痹(7症)、喉风 (12症)、喉痈 (11症)、大舌 (13症)、小舌(15症)及杂喉(7症)等八门,共为73病证治图说。内容较为丰富。1815年又有《喉科杓指》(又名《图注喉科杓指》。署名包永泰撰),为在本书内容中加入了牙齿门,并作了部分补充,删去原作者姓名合并为4卷者。本书张氏著本现存十余种版本。最早为清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刻本。另有清同治九年庚午(1870)崇川日正轩刻本。清光绪八年壬午(1882)刊本等。包氏著本也存有十余种版本。最早为清嘉庆二十年乙亥 (1815) 刊本。1954年锦章书局出有石印本。
宋太宗实录
简称《太宗实录》, 北宋钱若水等撰。宋代历朝实录中唯一留传至今的一部。宋真宗至道三年 (997),诏令钱若水、柴成务、宋度、吴淑和杨亿共同修撰,第二年修成。原为80卷,记载宋太宗赵光义一朝的史事。太宗,太祖之弟。初名匡义,又改名光义,即位二年后又改名为炅。后周时,他任供奉官都知。陈桥兵变,拥立太祖有功。太祖出征,他留守京城。后加封晋王,手握权柄在宰相之上。太祖天宝九年 (976) 去世,他即帝位,时年38岁。即位不久,他先后统一了南北各方。但在征辽战争中惨败,从此对辽转入消极防御。政治上他继续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文化上下令修纂了 《太平御览》、《文苑英华》等类书。其统治时期,社会生产有所发展,但土地兼并严重,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他在位21年,于至道三年 (997) 死去。赵光义在历史上是较有作为的一位帝王,他的实录无疑是后人研究宋初历史的重要史料。但是书80卷的篇幅,现只存26至35卷、41至45卷、76至80卷,共20卷。从仅存的20卷书中,不仅可以看到当时行政、文化、宫廷的部分事实,而且也可窥见到宋代各朝实录的概貌。是书 《四部丛刊》 有影印本。另有 《古学汇刊》9卷本。
庄氏史案
一卷。清不著撰人名氏。《庄氏史案》是据陈寅清《榴龛随笔》而录,述清初庄廷鑨史狱案。明故阁辅朱国祯,曾欲为明史,未成而卒,书稿为湖州庄氏窃据为己, 庄廷鑨遂招集宾客, 整理增删成书。庄廷鑨死后,其父庄胤城召匠刊刻,名曰《明书》。时有归安县令吴之荣,因赃落职,闻庄氏私修明史之事,始则欲以此事诈财,继而欲以此事复职,指为逆书,卒成大狱。
金刚顶菩提心论略记
金刚顶菩提心论略记,一卷,唐遍满撰,日本佚名题记,源秀题记,真源题记,亮瑞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