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霖道霈禅师餐香录

作者:为霖道霈
为霖道霈禅师餐香录

为霖道霈禅师餐香录,二卷,明道霈说,清太泉录,有自序(简录重出,盖不同之本耶)。或作八卷。

猜你喜欢的书

小说旧闻钞

小说旧闻钞

古代小说研究资料汇辑。鲁迅编撰。是作者1920年至1924年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时裒集而成。据作者《再版序言》说,此书是“取关于所谓俗文小说之旧闻,为昔之史家所不屑道者,稍加次第,付之排印”。1926年由北新书局出版发行。1935年联华书局再版时,增录《癸辛杂识》、《曲律》、《赌棋山庄集》3书。该书汇集《大宋宣和遗事》、《三遂平妖传》、《蟫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40余种通俗小说的资料,如作者的轶事、故事源流、版本考订及对有关作品的褒贬评价等。与蒋瑞藻《小说考证》等同类著作相比,该书并非一味罗列有关资料,而是不时添加按语,辨别真伪,如《红楼梦》条,录《随园诗话》一则,中有“康熙间,曹练亭为江宁织造”,“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书,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等语,鲁迅加案语说:“曹寅字楝亭,雪芹之祖也,此误。”有些案语是转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有些则是编者本人的精辟见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该书又有《源流》、《评刻》、《禁黜》、《杂说》4篇,分别汇集前人对有关小说的发生、发展、评点汇刻、及统治者禁黜等情况的言论,与前列40余种作品的情况交互参证,可使读者对中国通俗小说的发展面貌有较为清晰的了解。

大道通玄要[敦煌本]

大道通玄要[敦煌本]

道教类书。成书于唐开元年间。原书约三十卷,八十一品。敦煌本七件,约存六卷、二十七品左右。(1)P.2456(属卷一)。由两部分粘贴而成。后半部首题“大道通玄要卷一并序”,尾部残缺,存一百三十三行。(2)P.2466(属卷五)。首有标题,尾部残缺,存一百一十行。(3)P.2456(属卷六)。由两部分粘贴而成。前半部分卷首残缺,尾题“大道通玄要卷六”,存一百六十余行。(4)S.3618、北地17(属卷七)。前者保存较好,首尾完具,有标题,存二百零六行。(5)P.2363(属卷十二)。首残尾全,有标题,存四十九行。(6)S.3839(属卷十四)。首尾均残,存八十四行。(7)贞松堂藏本(属卷十四),首残尾全,有标题,存一百二十行。以上各写本《正统道藏》均未收。为佚失的重要道教类书,现存部分摘录道书精要,分品纂录,引书达五十六种。

柏台故事

柏台故事

柏台之名起于汉朝。御史府中多植柏树,而朝廷禁省,统称台阁,所以御史府别称柏台。明朝改前朝御史台为都察院,与六部平行,合称“七卿”。都察院下设的监察御史与六部下设的六科给事中统称“台垣”,皆为负责监督与上谏的言官。 清朝的监察制度沿袭明朝,但有所变化。六科给事中纳入检察院,御史分道即分地区监察,两者合称“科道”。 本书主要谈的就是清朝科道的轶事,兼谈有天子近臣之称、隶属翰林的“日讲起居注官”,他们都能向皇帝进言。清朝的言路开通,言官们有的正气凛然,有的却阴险狡诈,其中的谈资颇多。

环溪诗话

环溪诗话

宋代诗论著作。3卷(或为1卷)。旧题吴沆著。本书并非吴沆所自撰,是后人辑其论诗之语而成。与一般以杂记文坛旧闻轶事为主的诗话著作不同,本书的内容较为集中,基本上都是吴沆有关诗歌创作的心得和见解。其间存录了不少吴沆本人的诗作。所论以杜甫、李白、韩愈为“一祖二宗”,谓“杜甫长于学,故以字见功;李白长于才,故以篇见功;韩愈长于气,故十数篇见功”。又谓“诗有肌肤,有血脉,有骨格,有精神”。然所叙大抵为句法修辞、谋篇布局之得失,故《四库全书总目》讥之“小巧细碎,颇於雅调有乖。"

大乘密严经疏

大乘密严经疏

大乘密严经疏,四卷,唐法藏撰,缺卷一。

四分删定比丘尼戒本

四分删定比丘尼戒本

四分删定比丘尼戒本,一卷,宋元照重定并序,日本教光题记。原目录注随宜编入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