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经纂要义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汇评脂批石头记
汇评脂批石头记,正文是以庚辰本为底本 ,所缺六十四回、六十七回以蒙府本为底本,二十二回末页、六十八回缺页以蒙府本补齐。批语包含了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蒙府本,列藏本、靖藏本,甲辰本、己酉本、梦稿本全部各本的批语。批语逐条标明了各本共有的状况,但各本批语异文不能完全具体表示。脂批汇评参考陈庆浩《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辑校》等书。批语状况以《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庚辰影印本,《石头记》戚序有正、蒙古王府影印本等书作核对。 又以电子版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影印本,《石头记》列藏影印本,《红楼梦》甲辰、己酉、梦稿影印本等作核对。
梨园原
戏曲表演专著。清黄旛绰等著。清乾嘉年间,一位名为黄旛绰的老艺人,汇集他平生表演所学所得,著成一书名为《明心鉴》,后经其友人胥园居士庄肇奎增补了一些考证,改名为《梨园原》,1819年玉成其序。仅有抄本,原稿因保存不善,颇有伤损。道光年间,黄旛绰的弟子俞维琛、龚瑞丰得此残稿,托友人秋泉居士叶元清代为修订,并增补了他们二人的表演心得,于1829年序其原委,并以抄本流行于世。1917年梦菊居士汇辑了上述两个抄本,再次加以修订,并首次以铅印出版。后上海出版的两种石印本(附于《梨园大全》内)和北京中华印字馆出版的铅印本,(附于《老狼讨封》内)都是根据梦菊居士本重印的。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收录了此书。《梨园原》是中国古代绝无仅有的一部论述表演艺术的专著,是研究明末清初到乾隆嘉庆年间昆山腔表演艺术的重要资料。本书首先追溯了戏统源流、行当始末、角色分类和鼓板乐式,然后陈述了“艺病十种”、“曲白六要”、“身段八要”,提出了“凡男女角色,既妆何等人,即当作何等人自居。喜、怒、哀、乐、离、合、悲、欢,皆须出于己衷,则能使看者触目动情,始为现身说法”,以及“面状中生”、 “按情行腔”、 “势贵如真”等创作原则,并主张演员应严格要求自己,“镜中影”, “无虚日”,持之以恒地每天坚持练习。这些论述都是十分宝贵的舞台经验。
过去的生命
现代新诗集。周作人著。 上海北新书局1929年11月初版。列为“苦雨斋小书”之五。1930年4月再版。书前有作者《序》。内收1919年至1923年间创作的新诗26题34首(其中20题27首曾收入8人诗合集《雪朝》第二集)、散文2篇。本书中《小河》在当时有很大影响。全诗58行,是“五·四”之前新诗作品中最长的一首。作品描写一条给两岸带来生机的小河,被土堰拦住去路,它不断地流动,终于把土堰冲坍,可是又有一道石堰阻在前面,河水仍不休止地流动乱转,冲激着坚固的石堰。长诗以象征手法表现了要求个性解放、要求自由发展的强烈愿望与坚韧的奋斗精神以及遭到强权压迫的深重痛苦,有力地抨击了封建专制势力。茅盾曾评论说:“我们在《小河》里看到了对于压迫自由思想和解放运动者的警告”(《论初期白话诗》)。这首诗,格式自由,语言朴素自然,音节和谐,摆脱了旧诗词的束缚,在艺术上取得较高的成就。胡适称《小河》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谈新诗》)。冯文炳说:“到了《小河》这样的新诗一出现,大家好象开了一个眼界,于是觉得可以是这样的做法了”(《谈新诗·小河及其他》)。朱自清评《小河》时说它“融景入情,融情入理”(《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论》)。周作人主张“为人生”的文学,他的诗许多都是描写普通人生活的。在作者笔下,清晨扫雪的清道夫(《两个扫雪的人》)、维持交通秩序的士兵(《背枪的人》)、赤脚小儿、插秧的男女农民、卖菜人、流浪者(《画家》)、天真可爱的孩子(《小孩》)等,都是值得同情和尊敬的,表现了人道主义的思想主题。《慈姑的盆》、《秋风》、《山居杂诗》、《花》等诗,描写细致生动,抒情自然。《梦想者的悲哀》、《过去的生命》、《歧路》等作品,流露出苦闷、彷徨、消沉、灰暗的思想情绪。本书是作者唯一的一部新诗集,具有冲淡自然的独特风格。
云栖净土汇语
云栖净土汇语,一卷,清虞执西、严培西同录,按目录有吴应宾所作像赞,今佚,有附录。
诸上善人咏
全一卷。明代道衍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五册。就求愿往生极乐净土之一二五人,自文殊菩萨至陶氏十六娘,依次各作七言四句之咏赞一首,并略记其生平。其中五人合述,总为一二二首,计比丘六十四人、比丘尼三人、优婆塞三十八人、优婆夷十人。卷末载有洪武十四年(1381)大佑之跋、十六年性深之跋,并附记宋杨次公之念佛愿文一篇。
大法鼓经
《大法鼓经》(Mahā-bherī-hāraka-parivarta-sūtra)刘宋·元嘉年间,由印度僧求那跋陀罗(Gunabhadra,德贤)翻译的佛教经文,分为上下两卷。或有《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三卷是其异译的说法,但今检校比对两者内容,几乎完全相异,倒不如说《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是其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