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台元镜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Good bye
太宰治著,未完。昭和二十二年6月,时年39岁的太宰治在《朝日新闻》开始连载新小说《goodbye》。 故事讲述的是《OBELISK》总编辑田岛周二经年游戏花丛,英俊,富有,多情,又具备不可思议的道德感,故此颇受女性欢迎。即便已有继室,身边情人仍逾十位。战后第三年,因其身体愈加羸弱,情欲之念减退,故生出回归家庭打算。左思右想之后,决定跟情人一一作别了断。但是发现一团乱麻,无从着手,想出找绝世美人让情人自惭形秽退后的无良办法。 正遍寻美人无处之际,田岛忽然发现此前未曾注意、大力、暴食、粗鲁又贪婪的绢子,着洋服忽然焕然一新,决定以日薪五千元雇其作为辅助自己分手。两人由此也开展了一段啼笑皆非、斗智斗勇的交往。
中书集
朱湘著。1934年10月上海生活书店初版,列为创作文库第13种。收《北海纪游》、《咬菜根》、《说自我》等散文22篇。《中书集》是诗人的杂文评论集,在作者1933年12月投水后,由他的友人赵景深编辑后出版。
湿热条辨
温病专著。薛雪著。撰年不详。首刊于清乾隆二十四年 (1759)舒松摩 《医师秘籍》中。嘉庆二十五年 (1820) 左右由陈念祖辑入 《陈修园医书四十八种》 中,道光五年 (1825) 章楠加注辑入《医门棒喝》,咸丰二年 (1852) 王士雄予以补订,增入痢疾、湿温、暑月病证等内容并辑入《温热经纬》卷4,名为 《薛生白湿热病篇》。现存主要版本为 《陈修园医书四十八种》及石印 《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之单行本。薛雪,医学家。字生白,号一瓢。清代吴县 (今属江苏) 人。精于诗画。乾隆初曾两次应考科举未中,后因母多病而研究医学,擅长治疗温热病,尤长于湿热诸证。主要著作有 《湿热条辨》、《薛生白医案》、《扫叶庄医案》等。 本书1卷。共35条,每条均有薛氏自注,约6 000字。详论湿热性质、特点、传入途径,以及湿热病主证、变证及治则方药等。指出湿热病内因是 “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外因是自然界的热气与湿气相合的湿热之邪。其变化发展,多由阳明、太阴两经表里相传。(阳明经属胃,太阴经属脾)。因此,脾胃乃是湿热病变的中心。本书综合运用八纲、脏腑经络、六经、三焦、卫气营血各种辨证方法,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对后世在湿热病的治疗方面有较大影响。但书中将湿热时病与温病割裂,认为 “温病乃少阴太阳同病,湿热乃阳明太阴同病”,且把温病全认作伏于少阴加新感的伏气温病,有其片面性。
儿科要略
《儿科要略》儿科著作,近代吴克潜著,书中整理辑录了儿科学的一些主要内容。总结了前人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论述,对儿科常见病的证治进行了系统的归纳。
谷音
宋诗总集。二卷。元杜本编。杜本(1276—1350)字伯原,学者称清碧先生,清江(今属江苏)人。吴越大灾,岁饥,杜曾上救荒策。惠宗时曾为翰林学士,称疾固辞,归隐。父杜谦曾毁家纾难,以佐文天祥军。杜氏继承父志,十分同情宋遗民。早年漫游,多与憎恨异族统治的“节士”、“幽人”结交,记录了他们的悲愤之作。此书便是这些作品的精选本。书中共选诗一百零一首,作者二十四人,无名氏六人。所选录之诗歌多沉郁悲壮、感慨苍凉之作,表现了作者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如皇甫东生《海口》诗:“穷鸟迷孤青,飓风荡顽寒。不知是海口,万里空波澜。蛟龙恃幽沉,怒气雄屈蟠。峥嵘抉秋阴,挂席潮如山。荧惑表南表,天去何时还。云旗光惨淡,腰下青琅玕。谁能居甬东,一死谅非难。呜呼朝宗意,会见桑土干。”其愤怒激越之情,呼之欲出,诗人与元统治者不共戴天,在南宋灭亡那年“痛哭蹈海”而死。清王士禛有诗赞美说:“谁嗣箧中冰雪句,《谷音》一卷独铮铮。”此书有商务印书馆民国间《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以毛晋汲古阁《诗词杂俎》本为底本,并校以《四部丛刊》本排印出版。
尚书全解
四十卷。林之奇(1112-1176)撰。之奇字少颖,号拙斋,谥文昭,福建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宋经学家、文学家。绍兴进士,官至宗正丞。为官期间,朝廷欲令学者参用王安石《三经义说》,之奇斥其说为邪说异端,不可为训。事见《宋史·儒林传》。之奇平生着述颇丰,除《尚书全解》外,尚有《春秋周礼讲义》、《论语注》、《孟子讲义》、《杨子讲义》、《道山纪闻》、《拙斋集》、《观澜集》等。《尚书全解》又称《三山拙斋林先生尚书全解》。此书系之奇辞官家居期间,博考诸家《书》说编写而成。该书辨析前儒旧说之异同,贯穿史事,持论较为平正,见解亦有独到之处,足成一家之言,夏僎撰《尚书详解》,取于此书者颇多。书前有自序一篇,详述《尚书》始末,然多舛误,阎若璩诸人已有明辨。此书《宋史·艺文志》着录作五十八卷,原书自《洛诰》以下出于伪续,后经之奇孙耕以别本参校证验,厘定为四十卷。版本现存明天一阁抄本、清汲古阁抄本、传是楼抄本、《通志堂经解》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