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济阳纲目
综合类著作。明武之望撰。一百零八卷。之望有《济阴纲目》已著录。武氏编完妇科专著《济阴纲目》后,认为还应编一部利济男患者(所谓济阳)的医书,遂广参博搜,“汇集众编,别异比类”(见自序)而为本书。广搜博采、删繁取要,仿前书体例于天启六年(1626)撰成此书。内容丰富,包括内、外、伤、五官各科病证,以病名为纲,以诸论为目。每论一病,先因证设论,后据证列方,各论之下,引录古今医家学说,论述病因病机、证候特点、治疗原则、类证鉴别、具体治法等内容。条理清楚,便于读者检索阅览。有清咸丰六年(1856)泾阳姚锡三重刊,一九八二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据宏道书院藏版影印本。
孤儿记
章回小说。近代平云(周作人)著。十四章。叙苍木山黯淡村孤儿阿番,父母去世后,叔父代管家业,命其不停劳作。一日见其采薪甚少,将其责打赶出。遂穴居野处。后遇一补鞋老人,从之学艺,成为靴工。乃辞别老人,独出谋生。因病后体弱不能打工,替人牧羊。却失羊被逐,沦为乞丐。夜宿破屋遇群盗聚会,被胁迫入伙,从此不愁衣食。后被警方抓获,判刑入狱。受狱吏虐待,被迫将其杀死。经审讯,被判死刑。阿番为生活所迫而犯罪,具有广泛代表性,作者颇表同情。书中深刻反映了晚清社会的某些方面,如狱吏凶残,农村凋敝,人情冷漠等。有光绪三十二年(1906)上海小说林社印行本。前有《绪言》、《凡例》、《缘起》,后有《识语》、《附录》。后经阿英收入《晚清文学丛钞·小说四卷》,1961年由中华书局印行。
一个情妇的日记
茅盾曾说,读庐隐的作品,“就仿佛再呼吸着五四时期的空气。”悲哀是庐隐一些重要作品的主旋律,它在庐隐小说中的位置,恰如母爱在冰心作品中的位置一样。庐隐小说里的女人,仿佛正是我们今生的前世。庐隐在《一个情妇的日记》中充分展现了第三者痴恋的痛苦。庐隐可谓真正懂得女人的心的,女人有时最难战胜和面对的其实就是她自己。作为第三者,历来为千夫指、万人弃。可“我”爱上仲谦已经胜过爱“我”自己,只要能爱他,“一切的困苦羞辱”,便是死了也是情愿的!“我”的烦恼,丝毫不逊于少年维特的烦恼。
斯人记
现代长篇小说。张恨水著。1936年南京《人报》社初版。内收《自序》1篇。全书共24回。初连载于1929年2月15日至1930年11月19日北平《世界晚报》副刊《夜光》。后因被沦陷区书商盗印,为挽回影响,于1944年由上海百新书店重版。作者有感于当年北京政府统治下政治黑暗,社会生活糜烂,创作了这部小说。当时有些知识分子“只是捧戏子逛窑子酒食征逐。上焉者,也不过逛公园喝茶,弄弄风月文艺,而娼家和大鼓娘之类,却成了社会趣味的中心。”“这里所写的朋友,朋友之朋友不用说,继续糜烂下去的,自然到了今日,成了沦陷区的人渣,但也有不少经过一番磨炼,幡然觉悟的。”(《自序》)作者还在《写作生涯回忆》一文中说:“《斯人记》云者,是根据‘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意思下笔的。这书里以两个不能追随时代的男女为主角。他们都是爱好文艺者,却因思想上不能彻底,陷于苦闷的环境中。书也就以苦闷来结束。在全书中,枝枝叶叶,仍然涉及北京的社会。”这男女主角就是梁寒山和张梅仙。小说以他们之间的友谊和文字之交为主要线索。本书发端写两人相约游格言亭和陶然亭,互相抒发对人生感慨之情。但其间穿插大量其它情节,主要有芳芝仙和吕芝仙从学戏到登台,遭遇不同的命运。芳芝仙到城南游艺园登台唱红时,巧遇当时伶界大王华小兰,结为夫妇。由此引出坤伶金飞霞、上海来客申志一、金海粟、陆幼华和名妓王月仙的故事。有研究者认为书中主要人物都有生活原型。作者写这类社会章回小说,笔法稔熟,得心应手。
朝鲜王朝实录[纯祖实录]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纯祖实录]。李玜(1790年—1834年),即朝鲜纯祖(조선 순조),字公宝,号纯斋,朝鲜王朝第23任君主(1800年—1834年在位)。朝鲜正祖李祘次子,生母为绥嫔朴氏。李玜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六月出生在汉城昌庆宫,于嘉庆五年(1800年)被册封为王世子,同年即位,由英祖贞纯王后金氏垂帘听政,嘉庆六年(1801年)发生镇压天主教的辛酉邪狱,嘉庆九年(1804年)亲政,翌年贞纯王后去世,李玜的丈人金祖淳逐渐掌握实权,开启了安东金氏近60年的势道政治时期。任内释放所有公奴婢,并扩大“庶孽通清”的范围,松动庶孽禁锢法,但朝鲜王朝的国势不可避免地再次走向衰落,并在嘉庆十六年(1811年)爆发洪景来起义。道光二年(1827年)命世子李旲代理听政,三年后李旲去世。李玜也在道光九年(1834年)薨逝,享年四十五岁,世孙李烉嗣位,是为宪宗。
朝鲜王朝实录[中宗实录]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中宗实录]。李怿(1488年—1544年),即朝鲜中宗(조선 중종),朝鲜王朝第十一代君主(1506年—1544年在位)。字乐天,是朝鲜成宗李娎嫡次子,燕山君李㦕异母弟,母为贞显王后尹氏。李怿出生于弘治元年(1488年)三月初五日,弘治七年(1494年)受封“晋城大君”。正德元年(1506年),朴元宗、成希颜、柳顺汀等官员发动政变,废黜李㦕,迎立李怿,是为中宗反正。李怿在位期间,朝廷内部勋旧与士林的冲突达到极点,李怿起初欲重用赵光祖为首的士林派,但最终还是与勋旧派站在一起,导致己卯士祸的发生,士林派被逐出朝廷。李怿为人优柔寡断,先后受制于朴元宗、南衮、沈贞、金安老等权臣,经历废妻(废黜端敬王后)、杀兄(赐死甄城君)、杀子(赐死福城君)的变故。晚年又因王位继承问题而陷入大尹(尹任为首)、小尹(尹元衡为首)两派外戚集团的斗争之中。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李怿薨逝,享年五十七岁,庙号中宗,谥号徽文昭武钦仁诚孝大王,明朝赐谥恭僖,葬于靖陵。世子李峼继位,是为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