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冤禅师语录

作者:佛冤彻纲
佛冤禅师语录

凡十二卷。清代佛冤彻纲撰,性纯等编。康熙三十六年(1697)刊行。内容包括佛冤住持内江古字山诸古禅院、成都府威凤山昭觉禅院、双流洛伽山潮音禅院、内江天池山般若禅院等之语录,及于昭觉寺首座寮之秉拂、机缘、拈古等法语。此外另有东土历传祖师像赞、源流拈颂、颂古、分灯、行繇、杂着、佛事、书信问答、诗偈、歌等。

佛冤彻纲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太医局诸科程文格

太医局诸科程文格

九卷。宋何大任编。何大任,南宋嘉定间 (1208—1224)曾供职于太医局,成安大夫特差判衔。此书为当时考试医科学生的问答程式,又名 《太医局诸科程文》、《太医局程文》。此书原作者不详,《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因前有何大任序并《太医局诸科程文格原牒》,据以断为何氏所编。宋代十分重视医学,自北宋仁宗皇祐中即命孙兆、林亿、高保衡等校刊古来医经典籍,颁行天下,垂为程式。神宗熙宁九年 (1076)置太医局,元丰间置提举判局,设三科:方脉科、针科、疡科,作为春试学生的辅导考试内容。崇宁间医科考试归国子监管,分三场:第一场问三经大义五道,第二场考方脉及临证运气各二道,针科、疡科试小经大义三道,运气二道,第三场假令治病法三道。南宋乾道中取消太医局,仅存医学科,直至绍熙二年(1191)复置太医局,考试以墨义为第一道。此书按当时考试的六个命题分为六项内容,含墨义九道,为医学理论基础;脉义六道,为诊脉学基础;大义三十七道,为天地之奥与脏腑之源,即自然变化与人类健康关系等; 论方八道,为方药理法;假令十八道,为因证处方之法;运气九道,为自然运行与人身感应之理。此书虽为当时考试程式,但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论述精详,理法严谨,故可为习医参考。有 《四库全书》本,清光绪四年 (1878)当归草堂医学丛书本,1905年上海六艺书局石印本。

勿斋先生文集

勿斋先生文集

勿斋先生文集,南宋杨至质撰。二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此书收录答谢书状六十八篇,皆为骈体,文辞颇清丽。作者杨至质为南宋合皂山道士,宋理宗敕赐高士,主管道教事。故与其书信往来者皆为朝官贵人、文士秀才,上至丞相皇帝。书信内容或恭贺官吏升迁,或贺处士受征召,或酬谢朝官之荐举,从中可见道士与官府相互交往情形。部分文书亦反映当时社会状况。如〈谢郡守王监薄〉一文称:「巾钵如云,政张颐而待哺;犁锄得雨,须乞籴翟以赡耕。仓苗未了于半输,县税早行于预借。」可见南宋农民遭受官府盘剥之重。

庄子集解

庄子集解

清王先谦撰。清人注解《庄子》者,有的博采众说以详解,有的不尽依旧注而附己见。集众者难免繁冗,附己意者有违原旨。王先谦作《庄子集解》,熟悉旧注,参合诸说,互推短长,择其善解而录,取文从简,避免繁杂冗长。上自司马彪注,下至俞樾、郭庆藩之言,都予以斟酌采择。对于陆德明音义,列句读异文录入较多。书中训诂义理并用,随文所适而标注。后世学者对此书较为推重,认为此书既收前人研究成果,又有各家考证之文,使后世学者研究《庄子》,读一书而知众家言。虽然他以一人之见而定取舍,未免有不当之处,但对于一般学者来说,可有启蒙作用。所以此书与郭庆藩《庄子集释》并行于世,是目前流行较广、内容较好的注本。现存湖南思贤书局本、民国间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国学基本丛书》本,还有1954年中华书局重印本。

从文自传

从文自传

沈从文著。上海第一出版社1934年7月初版,收入《我所生长的地方》、《我的家庭》、《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等回忆性散文18篇。作者曾自叙,他一生中“最亲切熟悉的,或许还是我的家乡和一条延长千里的沅水,及各个支流县分乡村人事。这地方的人民爱恶哀乐、生活感情的式样,都各有鲜明特征”(《沈从文小说选集·题记》)。本书正是在勾画湘西地方特有的风土人情景观的背景之上,回顾了青少年时代在沅水流域所经历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以及早年加入旧式军阀部队的一段行伍生涯。作者以天真好奇的目光,观察记述了其间所耳闻目睹的种种奇异、惨酷、平庸、浪漫的人事,并以颇带理性解剖的笔法,阐述自身所受的感染影响,借以描述自我人格的自然形成过程。既生动地展示了少年人的天真、聪颖、机警且不乏浪荡的性情,抒写了青春期的悲欢得失与不断增进的生活阅历;又如实地展现了湘西地方的历史事变、社会风习、民间生活,作者意在说明他如何从丰富无比的社会与自然中学习那不尽的人生,从而生动地映现出一个平凡又奇特的人的个性的多样色彩。本书以其奇异的风俗历史感与浓郁的湘西地方色彩,在当时的自传作品中独树一帜,曾被读者与知名作家推举为当年“我爱读的书籍”之一。

毛诗多识

毛诗多识

十二卷,清拔贡岫岩多隆阿所著。其书旧有三本一,为嘉业堂刊本镌于吴兴刘氏校雠极审并有程棫林按语,文字亦似几经修正,惜止六卷未为完璧一。为辽阳张氏排印本,张绣江之后裔所印卷首即以绣江名署之较刊本,稍逊一为辽阳袁氏藏书旧钞本,文词烦冗讹夺,最甚今所印即据三本互校择善,而从前六卷以刊本,为主后六卷以排印本为主,其三本并误则检所引原书,毛诗者不可不一读。

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

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

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二卷,附往生呪,明大佑述,传灯钞并序,无尽灯僧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