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最胜王经疏
作者:慧沼猜你喜欢的书
存研楼文集
十六卷。《文集二编》二卷。《存研楼》二集二十五卷。清储大文(1665—1743)撰。大文字六雅,号画山。江苏省宜兴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改庶吉士,官编修。告归后,主持维扬安定书院,初以科举八股文出名,归田后乃潜心古学,尤精地理之学。是书内容:文集卷一辑《圣寿无疆颂》,《颁六十年时宪书贺表》等颂、表七篇,卷二至卷十辑《审势》、《荆州论》、《独石长城形制》等杂著一百十三篇,卷十一辑《山西通志序》、《双桥范氏宗谱序》等序二十八篇,卷十二辑《英巳庙碑》、《西塞山记》等碑记、记二十六篇,卷十三辑《沮授传》、《蒋平川传》等传十九篇,卷十四辑《书宣示帖后》、《收阆仙故宅》等书后、书二十篇,卷十五辑《子师陶公墓表》、《汤学士诔》等碑铭表志、祭告文、诔哀辞、辞二十篇,卷十六辑《与姜翰林》、《答万鹤��》等书札、杂文三十六篇。文集二编卷一辑《汇草辨疑序》、《寿本忠吕君序》等序二十八篇,卷二辑《杂记》、《刘启公像赞》、《勉学》等记传、杂文二十篇。《存研楼二集》内容:卷一为赋、诗,卷二为诗,卷三至卷九为序,卷十为记,卷十一为传,卷十二为书,卷十三为论、颂、赞、启,卷十四、卷十五为碑志,卷十六为墓表、行状、祭文,卷十七至卷二十三为各体散文,卷二十四至卷二十五为家传。是书以清乾隆九年至十九年 (1744—1754) 自刻本传世。
艺境
宗白华著。198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初版。分“意境”、“流云”两集。“意境”收作者自1920年起发表在报刊上的论艺文章、书信等55篇,论及中国艺术的审美特征、艺术的价值结构、文艺的空灵与充实、意境、诗歌和书法的空间意识等问题;“流云”收作者早年诗作60首,是作者对宇宙、人生的自觉探索和对艺境的哲理性在艺术上的体现。作者认为审美理想是理想的人格,把美与形象、心灵、世界、真善紧密结合在一起。“哲学求真,道德或宗教求善,介乎二者之间表达我们情绪中的深境和实现人格的谐和的是‘美’。”美的源泉是人类最深心灵与他的环境世界接触相感时的波动。美的踪迹要到自然、人生和社会的具体形象中去寻找。指出艺术是人类文化创造生活的一部分,其价值在美。艺术是形式价值(即美的价值)、描象价值(即真的价值和生命的价值)、启示价值(即心灵的价值)这三种主要价值的结合。形、情、景构成了艺术的三层结构。强调意境与人格涵养、禅境表现的关系,揭示中华民族审美过程的意象境界的秘密在于“化景为情,融情于景,境与神会,美在神韵”。艺术境界是人与世界的接触,以宇宙人生为对象,观赏其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心灵。“空白”是艺术意境的最高表现,是艺术意境的虚空要素所形成的结构。
家世旧闻
笔记。宋陆游(1125—1210)撰。一卷。游有《陆放翁全集》已著录。此编录其曾祖以下屡使辽见闻,多载契丹人和汉人风俗习尚。录道士施术,暗示亡国之兆。言因果报应,多有附会。有《说郛》本,《稗乘》本。成书时间约在南宋淳熙三年至九年间。笔记以“家世”为名,书中主要内容与陆游的高祖陆轸、曾祖陆珪,以及祖父陆佃、叔祖陆傅、父亲陆宰等诸多先辈的事迹有关,以陆轸、陆佃和陆宰的事迹为详。此外,还包括一些涉及陆游的外家唐氏家族前辈的遗事轶闻。所涉及的时间,从宋真宗到宋高宗八朝约一百余年。笔记的内容,包括社会政治、制度、道德、陆氏先人的交游以及官场掌故等,其中,部分史料为此书仅见,对研究宋代制度以及陆游的家世来说,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茶山集
诗别集,八卷,北宋曾几撰。几(1084~1166)字志甫(一作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属江西)人,后徙河南。幼入太学,试吏部,授将仕郎,赐上舍出身。南宋初曾任江西、浙江提刑,因忤秦桧被罢官,居上饶茶山寺。桧死复官,仍反对向金乞和,后以通奉大夫致仕。曾氏处于南北宋之交,对于中原沦陷,统治者误国十分气愤,并形诸诗篇。曾诗中还有一些关心人民疾苦和表现清寒士大夫生活情趣的作品,如《雪后》:“卧间微霰却无声,起看阶前又不能。一夜纸窗明似月,多年布被冷于冰。履穿过我柴门客,笠重归来竹院僧。三白自佳晴亦好,诸山粉黛却重重。”曾集有首《致仕》描写诗人决心退休,而妻孥却希望他能奉管宫观领取半薪———这是宋代优待退休官吏的一种办法。诗中写道:“妻孥挽我奉真祠,老子婆娑正坐谁?受禄功无一毫末,休官事有十年迟。尚容款曲悬车地,绝胜仓皇易箦时……”从这首诗中可见诗人狷介的个性。曾氏曾向江西诗派中人韩驹学诗,但他竭力避免僻典,绝少硬语。语多自造,风格明快,对其门人陆游也有影响。陆游为曾几撰《墓志铭》,言其有文集三十卷。此本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出古今体诗近六百首,厘为八卷。有清武英殿聚珍丛书本。
大事记讲义
史论著作。南宋吕中撰。23卷。吕中曾受业于陈傅良、叶适,以其师学说观点,对北宋朝章国典、君臣言行加以阐述和评议,成此讲论稿本。是书第一卷载治体、制度、国势论3篇,卷二至二十三以北宋九朝事迹,分类叙编,间加论断。凡政事制度及百官贤否,具载于编。所议选举、资格、茶盐政制诸条,颇切宋时稗政。所载诠选、任子、三司、税茶等有关史实,可备《宋史》诸志及《文献通考》之未备。有关朋党诸人事迹及议新法之辨论,与《宋史》列传多有异同,足资参证。初刊于宋,今有《四库全书》、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佛说百佛名经
隋乌苌国沙门那连提黎耶舍译,舍利弗问,佛唱百名,敕令夜三,昼三,各诵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