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

作者:佚名
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

全一卷。为唐代不空(705~774)所译之密教经典。又作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毗沙门随军护法真言。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书乃叙述毗沙门天诸种成就法、毗沙门天王之咒及画像法、根本印、吉祥天女印、赞等,并引用四天王经,列举其念诵法及解秽陀罗尼。又其中诸成就法一段与多闻天王陀罗尼仪轨为同本异译。

猜你喜欢的书

广志绎

广志绎

地理杂志。全书六卷,实为五卷。明王士性撰。成书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王士性,字恒叔,号太初,又号元白道人,生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卒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浙江临海人。万历五年进士。初授确山县令,治绩卓异;授礼科给事中、吏科给事中,后因触犯时忌,出为四川参议,又在广东、贵州、云南、山东等地作过官,性喜游历,足迹几乎遍於全国。诗文海内驰名。著有《五岳游草》、 《广游记》诸书。在游历北京、南京、四川、云贵、山东之后,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撰成是书。凡四万二千字。

山家清供译注

山家清供译注

饮食论著。南宋林洪撰。2卷。洪字龙发,号可山,泉州(今属福建)人,肄业杭州。是书记述各色粥、饭、酒、菜肴、点心等凡百余品,皆以山林野味、蔬果、中草药等制作。每品均介绍其原料和制作方法,并多引证前人有关诗词、故事,时寓讽谏之意。其中颇多药膳,如青精饭、百合面、黄精果、真君粥、萝菔面、麦门冬煎等,均涉及疗效。末又附《茶供》、《新丰酒法》2篇,论述茶叶的煎法、功用,及新丰酒的酿制技术。是书反映出宋代文人清静养生、讲究美食的风气,所述颇为详明,为饮食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此外,还可视为中国较早的药膳食谱,对古代医药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夷门广牍》、《说郛》、《丛书集成初编》等本。

辨疫琐言

辨疫琐言

温病类著作。清李炳(1729—1805)撰。一卷。炳字振声,号西垣,江苏仪征县人。善医,著有《金匮要略注》等。李氏对吴又可《温疫论》中立论、处方颇有异议,故于嘉庆五年(1800)撰此书,予以辨驳纠正。论述疫病病因、病机、证候、治疗。认为疫邪为地气薰蒸阴浊之气,自口鼻而入,影响肺胃。治应以清轻开肺,芳香辟秽为主,并创清气饮方为治疫主方。立论明确,说理透彻,辨证详细。《扬州画舫录》作者李斗说他精仲景法,所著《金匮要略注》,多发前人所未发。去世后,葬于扬州蜀冈之阴,通儒焦循为撰《名医李君墓志铭》及《李翁医记》。《李翁医记》上下两卷,上卷生动地记述了李炳为焦循及其母亲、妻子、儿孙治病的经过。下卷则详细记录了李炳为他人治病的案例,其中有为李斗治病的记载。 有一九三六年世界医书局印《珍本医书集成》本。

太上洞神玄妙白猿真经

太上洞神玄妙白猿真经

太上洞神玄妙白猿真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宋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此书内容为兵家六壬遁甲之术,分为五式:其一〈六甲神箭式〉,依法念咒吹炁,书写六甲符安于箭头,可保「射无不中」。 其二〈铸青龙剑并炼大丹式〉,炼服九光丹。并以净眼符水洗目,「能视天上地下人间一切鬼神」;又入名山采八石炼大丹,服之可长生,取五金铸青龙剑,能万里取人首级。 其三〈五假式〉,书写五假符,念五假咒,可以隐形变化。 其四〈七星式〉,施用七星符,有隐身匿形,出入幽冥,摧山竭海,驱役鬼神等神通。 其五〈八卦式〉,施用八卦符,有破敌灭贼,隐吾宁我之功用。

禅外阅世

禅外阅世

《禅外阅世》是丰子恺先生用禅意去感悟人生心得的散文集,全书分为艺韵书香、如烟往事、人生如梦、心与物游等五部分,收录了丰子恺先生的一些人生随笔。无常之恸,大概是宗教启信的出发点吧。一切慷慨的,忍苦的,慈悲伯,舍身的,宗教的行为,皆建筑在这一点心上。故佛教的要旨,被包括在这个十六字偈内:“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守弱学

守弱学

讲述世上存在着强弱之分,有强者,但更多的是弱者。难道弱者便永远处于弱势,强者便可恒强吗?人的一生为何有时处于强势有时又处于弱势?强弱之势又是如何转化的?著名古籍整理专家马树全先生,便根据西晋名臣杜预有关强弱之“势”的散见论述,整理编著了这一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守弱学(人生胜经)》。《守弱学(人生胜经)》内容丰富,意义深刻,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情节性、生动性、可读性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