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吒经

作者:佚名
僧伽吒经

佛教经典。北魏月婆首那译。四卷。述佛说僧伽吒法门,谓依此法门可除五无间罪,于菩提得不退转,一切善法皆得成就,所得功德之聚如佛世尊。并述说闻法敬僧的功德和一切皆空、离苦得乐等思想。异译本有宋施护译《佛说大集会正法经》五卷。但施护译本有明显的密教化倾向,反映出该经后期的发展状态。两本均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

猜你喜欢的书

隐居通议

隐居通议

三十一卷,宋末元初刘壎撰。此书当为晚年退休时所作,故名《隐居通议》。全书共分十一门,其中理学三卷、古赋二卷、诗歌七卷、文章八卷、骈俪三卷、经史三卷、礼乐一卷、造化一卷、地理一卷、鬼神一卷、杂录一卷。每门之下分条记事,各立标题。有考证,也有议论。其中论“理学”一门,以“悟”为宗,尊陆九渊为理学正传,又引据朱熹的学说以相讨论,并附载陈亮、叶适等人的学术观点。“经史”门中认为秦始皇焚书坑儒,并未废儒,也未烧光书籍;“造化”门中认为天地有初;“地理”门中论南阳山川形势;“鬼神”门中认为神怪窈冥之事,知道者不言且不信,等等,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尤其是评诗论文达二十卷,所称引之文,今多散佚,所称引之人,有的名不见史志记载,都备录全篇,首尾完具,可以补诸家总集之遗失,对征考文献有很高的价值。书中所记遗文轶事,可补史传之缺。版本主要有《读画斋丛书》、《海山仙馆丛书》、《四库全书》、《丛书集成初编》等本。

至元嘉禾志

至元嘉禾志

元徐硕编。32卷。嘉禾,宋郡名,元为嘉兴路。硕为该路教授。宋时多次修志,今均散佚。此书遂为今存该地最早志书。分43门,间附考证,甚为详赅。碑碣多至11卷,水利多至8门,对考知史事、兴修水利,有裨参阅。嘉禾,今浙江嘉兴古称。此志《至元嘉禾志》元至元二十五年 (1288)修,旧抄本。宋时曾数次修志未竟成。硕因旧本续补成书。地域仍因宋旧,兼及松江府华亭县。自沿革以下分四十三门,间附考证。其中部分极为详尽。如水道分江海、湖泖、浦溆、溪潭、陂塘、河港、泾沟、堰闸等八门。

藏书十约

藏书十约

清叶德辉(1864—1927)著。有1911年湖南长沙家刻本,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系叶氏所撰三部文献论著之一。该书根据乾嘉后私家藏书的一般特点及其个人藏书实践撰成。此为叶氏专论藏书方法的著述,分购置、鉴别、装潢、陈列、抄补、传录、校勘、题跋、收藏、印记十项。较常熟孙从添(1702—1772)专著《藏书纪要》的论述更为精密。此书还同时记有藏书家之心得。有观古堂刊本。

地板

地板

现代短篇小说。赵树理著。西安西北新华书店1949年7月初版。作品原载1946年6月9日延安《解放日报》。小说通过小学教员王老三的现身说法表现了粮食是用劳力换来的主题。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王家庄办理减租”,“按法令订过租约后”,地主王老四不服,他说,“我的租是拿地板换的,为什么偏要叫我少得些”,“一千年也不能跟你们思想打通!”面对王老四的不满,王老三叙述了他的亲身经历:大前年由于“日本人和姬镇魁的土匪部队扰乱,又遭了大旱灾”,粮食歉收,佃户老常找王老三借粮不成,被饿死。从此王老三的地就没人种了,这年他家颗粒无收。第二年,王老三和妻子决定把3亩菜地种上庄稼。王老三由于刨地,累得“胳膊腿一齐疼”,双手还“磨起了两溜泡”。妻子因到地里送粪,弄脏了白鞋,手上也磨起了泡,“气得她咕嘟着嘴跑回去了”,最后王老三在“邻家小刚”的帮助下才把粪送到地里。因为他们锄草不利,3亩地只打了5斗谷。“这 一年,人家都是丰年”,他家却是歉年,“收完秋就没有吃的了”。王老三终于悟出了“再不要跟人家说地板能换粮食。地板什么也不能换”的道理。作品所描写的王老三这个人物的真实性虽有争议,但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解放区报刊杂志都刊载了这篇作品。

迷青琐倩女离魂

迷青琐倩女离魂

元杂剧剧本。简名《倩女离魂》。郑光祖撰。旦本。剧写书生王文举幼时父母给他与张倩女订下终身,但后来倩女母亲以“俺家三代不招白衣女婿”为由迫使文举赴考。王文举启程后,张倩女灵魂与躯壳脱离,身躯卧病在床,灵魂却赶上王文举与之同居。王文举一举中第,带倩女的灵魂回来,倩女的灵魂、身躯合而为一,皆大欢喜。倩女魂追王文举的行动告诉我们,封建礼教可以桎梏人的肉体,却控制不了人的思想感情。作者正是通过对倩女离魂的描写,热情讴歌了青年男女为婚姻自由大胆冲破封建礼教藩篱的叛逆精神。曲词艳美动人,情节简单离奇,抒情写景,以景寄情,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气息。在元杂剧中当属第一流作品。

所闻录

所闻录

清末民初汪诗侬撰。是书广泛搜罗有清一朝各类趣闻轶事,诸如清初洪承畴、清中期和珅、晚清李鸿章,等等。尤其"李鸿章笑史",列述其出使欧洲各国之笑话,虽于史无证,多为民间趣谈,然却最为后世学者所征引。是书民国间收入《满清野史》丛书,今据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