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钞辨疑误

作者:观复
圆觉经钞辨疑误

圆觉经钞辨疑误,二卷,宋观复撰并序,内题无经字。

观复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火焰冰封的迷宫

火焰冰封的迷宫

伦敦大量黄金失窃,伦敦警察厅的警长麦弗瑞克·纳克姆面对毫无头绪的案件束手无策,只得向好友,侦探汉密尔顿·克里克求助。此时的克里克正受奈杰尔爵士的委托调查夜间在沼泽地神秘出现的冰封火焰现象和与之相关的人口失踪案。 失踪者的脚印在沼泽地中一块焦草皮处消失,不久后其尸体却突然在其附近被发现。奈杰尔爵士成了头号嫌疑人。沼泽地究竟藏有怎样的秘密,黄金失窃与人口失踪是否存在联系?

十夜之梦

十夜之梦

《十夜之梦》是夏目漱石的随笔选集,收入其随笔名篇《十夜之梦》、《东洋美术图谱》、等十多篇,可以说代表了夏目漱石随笔创作的精华。夏目漱石的随笔文风平和,但想象力又极为丰富,他的《十夜之梦》既可以读作随笔小品,也可以读作十个有关梦境的小故事。

黄石斋先生大涤函书

黄石斋先生大涤函书

黄道周撰,明代诗文集,六卷,收录黄道周诸体诗、文、问学之作。卷一,记,颂,碑,序,问业,文,铭,题跋,志铭墓表,列传逸事,尺牍,书示同学。卷二,诗。卷三,诗。卷四,诗。卷五,诗。卷六,麟书记略,诗。

痘疹心法

痘疹心法

痘疹专著。又名《痘疹世医心法》。23卷。明万全 (密斋)撰。刊于嘉靖二十八年 (1549年)。卷首载《痘疹碎金赋》 2篇。次论痘症病因、脏腑经脉见症、部位形色疏密、轻重顺逆、虚实荣枯、兼症与治则、饮食宜忌、常用药物药性与修制法。并摘录前贤有关痘疹论述。其论治法按痘症不同阶段,分发热证治、出见证治、起发证治、成实证治、收靥证治、落痂证治、痘后余毒证治等类。次述疹毒证治、妇女痘疹证治。书中收治痘疹方近150首。另收录作者若干医案,并用歌诀予以概括说明。全书内容详备,立论以临床为依据,以辨证论治为原则,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痘疮证治方药系统。可谓继钱乙、陈文中二氏之后又一治痘名著。现存《万密斋医学全书》本及清康熙五十一年 (1712年)刻本、其他清刻本; 另有日本享保十三年 (1728年) 田边含英堂等合刻本,此刻本题作 《痘疹心要全书》,分为《格致要论》 (11卷)、《世医心法》 (12卷)两部分,后者收入《痘疹碎金赋》,分述痘疹各期证治。这部分内容亦收入《痘疹全书》 中。并存明、清刻本、日刊本。此外,尚有2卷节要本(亦名 《痘疹全书》) 收入《痘疹大全八种》 中。

类证活人书

类证活人书

二十二卷。宋朱肱撰。朱肱精研 《伤寒论》数十年,于大观元年 (1107)撰成此书,原称《南阳活人书》 (概因张机曾居南阳,而华佗称 《伤寒论》 为“活人书”,故名),又名 《无求子伤寒百问》、《无求子伤寒活人书》、《无求子伤寒类证活人书》。原书二十卷,后作者重校为十八卷。后世代有增加,至明吴勉学刊本析二十卷本为二十一卷,并附释音辨误药性诸篇及伤寒十劝等为一卷,共二十二卷。卷一至卷十一论经络、切脉、表里、阴阳等,并剖述各类伤寒之症;卷十二至卷十五载《伤寒论》诸方辨析;卷十六至卷十八辑各家伤寒治方; 卷十九至卷二十一为妇儿伤寒诸证及疮疹医方;卷二十二为释音辨误药性及李子健伤寒十劝。作者根据《伤寒论》的经络说提出三阴三阳六经病机说,并且提出辨识六经为病的证侯指证,补充了六经脉侯,打开了后世医家研究伤寒学的思路,并对后世立六经提纲证开辟先路。作者还提出了七表阳、八里阴的脉象分类,即:浮、芤、滑、实、弦、紧、洪为表为阳,迟、缓、微、涩、沉、伏、濡、弱为里为阴。这种分类成为后世论脉象分类的先驱与基础。作者特别强调病症的鉴别诊断,认为:“因名识病,因病识证,如暗得明,胸中晓然,而处病不差矣。”通过辨病而辨证,区分寒温异旨,对后世颇有启发。作者主张以方类证,遣方用药应方证相合,将药合病,灵活加减,不可执方疗病。这又是一个创见。作者研究《伤寒论》,但并不迷信,认为此书不能包罗万象,百灵百应,所以又从他书摘取有效之方,以为补充。同时注意妇、儿体质特点,提出遣方用药应特别慎重。清代医学家徐灵胎评价:“宋人之书,能发明《伤寒论》,使人有所执持而易晓,大有功于仲景者,《活人书》为第一。”可见此书极为后世医家所重。

江苏省通志稿文化志

江苏省通志稿文化志

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文化志。历来方志多立学校一门,今合新旧文化志。尊孔之祀,自汉已始,晋宋以后,条目隆显,今皆列之。学校书阁以及报馆,人才以兴,文化以溥,志其兴作,绰有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