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寓所谜案
寓所谜案:【The Murder at the Vicarage】,本书是阿加莎·克里斯蒂以马普尔小姐作为主角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发生牧师公馆的谋杀案。
康熙怀庆府志
清康熙年修《怀庆府志》十八卷,刘维世修,萧瑞苞、乔腾凤纂。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刻本。刘维世,字静寰,奉天籍海州人,廪贡,时任怀庆知府。萧瑞苞,宇季常,又字叔方,河内(今沁阳)人。康熙间贡生,官至渐川教谕。乔腾凤,字遥集,孟县人,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人。清入关后不仕,居家讲学,杜门著书,但多未刊。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主修《孟县志》十二卷。怀庆,战国属魏,汉曰河内郡,后魏置怀府,元改为怀庆路,明又设怀庆府,清因之,民国二年(1913年)废。怀庆府所辖地历史悠久,曾有司马懿、竹林七贤、韩愈、李商隐、郭熙、张渭、朱载堉等历史名人,陈氏太极拳、四大怀药、怀梆戏、愚公移山等都出现在此域。怀庆府为今河南省焦作市。卷一建置沿革、星野、疆域形势;卷二四赋、户口、盐引、物产、乡镇、风俗;卷三山川、河渠、关津、桥梁、古迹;卷四城池、公署、学校、祀典、储恤、帝后、爵封、戚畹;卷五秩官、宦绩附名宦;卷六科贡、征辟、封荫、武备;卷七人物附乡贤;卷八忠节、隐逸、孝义、列女、流寓、方伎、附录;卷九古事;卷十仙释、寺观、陵墓、杂志;卷十一至十八艺文。共十一门,领目若干。
诗词格律概要
王力所写的关于诗词格律基本知识的书。原是作者应北京出版社编辑 《语文小丛书》 之邀而写的。此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而且系统性强,很便于读者深入学习和掌握诗词格律的知识。编入 《文集》 第15卷,据《丛书》 本1979年第10版。本书分上、下两卷。卷上为 “诗”,分4章: 第1章是 “诗的种类和字数”; 第2章 “诗韵”,讲“平水韵”、“今体诗的用韵”、“古体诗的用韵”、“一韵到底和换韵”、“首句用邻韵,出韵”、“柏梁体” (句句用韵的七言古诗); 第3章“诗的平仄”,讲“四声和平仄”、“今体诗的平仄”、“平仄的变格”、“对和粘”、“拗句和拗体”、“拗救”、“古体诗的平仄”、“入律的古风”、“古绝”; 第4章 “对仗”,讲 “今体诗的对仗”、“古体诗的对仗”。卷下为 “词”,也分4章: 第1章是 “词牌和词谱”;第2章 “词韵”,讲 “词韵 (诗韵的合并)”、“上去通押”、“换韵”; 第3章“词的平仄”,讲 “律句”、“拗句”; 第4章是 “词的对仗”。
钦定皇朝通典
一百卷。清乾隆时三通馆臣奉敕编修。又名《清朝通典》。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开始编修,大约完成在乾隆五十一年至乾隆五十二年之间。其编纂目的正如其书总目中所指出的“用以昭示万年”。是书共分九典,分别为:“食货典”十七卷,“选举典”五卷,“职官典”十八卷,“礼典”二十二卷,“乐典”五卷,“兵典”十二卷,“刑典”十卷,“州郡典”七卷,“边防典”四卷,卷首并有“凡例”四则。是书主要根据《清律例》、《清一统志》、《大清通礼》、《大清会典》等书的内容编纂而成,汇总了清代开国至乾隆中期一百七十多年间的社会典章制度,反映了这一阶段的历史变化,其作用为研究清史所不可或缺。如“食货典”中榷酤、算缗等细目,“礼典”中封禅的内容,编书者认为这都是前朝的弊法,清代没有推行,所以尽皆删去不用,“兵典”中则增加了介绍清代八旗制度的内容,“州郡典”分省排列,改变了以前按九州叙述的成例,这些细目的更改,都反映了当时的实际情况,表明了是书的史料价值。但也应当指出的是,是书内容虽较充实,但毕竟不能与《通典》相提并论,书中为巩固清代统治的目的显而易见,其在总目中的自我吹捧,也是需要加以甄别注意的。是书有武英殿刊本和清末浙江书局的复刻本,都是与《三通》合刊的。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35年至1937年出版《万有文库》二集,其中的《十通》合刊本中《清朝通典》影印精装一册,是目前仍在通行使用的本子。
清季外交史料选辑
本书(三册三七六面二二五、六○○字)不分卷,选自黄岩王彦威(韬夫)辑「清季外交史料」一书。王氏在清光绪中供职军机处时,尝手录元年至三十年间有关外交之朝廷诏令、枢臣强吏章奏以及密电秘稿等件,初名曰「光绪朝洋务始末记」;以后其哲嗣希隐复搜集光绪季年至宣统三年之涉外文件赓续成书,改易今名。书系按年顺序编次,极易查考。本书所选,殆为光绪十年中法之战、二十年中日之战两役与台湾关涉之史事。此外如同治十三年日兵侵台事件善后事项、光绪初年西班牙船在台湾洋面失事事件、十二年日本兵船事件以及十四年洋商抽厘与后山「剿番」等事件,仅属零星资料而已。十年法兵事起,而以电牍、电奏、电旨为多。书末,节录原书所附「清季外交年鉴」,并略加补充之。
妙吉祥菩萨所问大乘法螺经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与《佛说大乘百福相经》同。但初禅作魔王,后身作初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