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圣教论颂

作者:无著
显扬圣教论颂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即无着菩萨《显扬圣教论》中摄颂

猜你喜欢的书

吕祖志

吕祖志

吕祖志,编者不详。约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六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汇辑吕祖(即吕洞宾)之传记师承、丹法源流、显道灵迹及诗词杂着等资料。全书分三部分。首列三幅图像,即正阳开悟传道真君像、纯阳演正警化真君像、纯阳吕祖本来面目图。其次为事迹志,包括真人本传、真人自记、枕中记、神通变化、更名显化、晋谒儒门、经游寺观、市廛混迹、庙堂赴会、丹药济人、因缘会遇等节,共记事近九十条。其三为艺文志,共收入各类诗词歌曲约二百五十首。大多记述吕洞宾出生家世,得道经过,丹法渊源,显化灵迹,随缘度人等。书中保留部分历史资料,但大多为神话传说。

宝诰大全

宝诰大全

宝诰:也叫诰章,在道教中,原指神仙传达的“圣意”,如道教的经典著作《真诰》,后衍伸为赞颂神仙的骈文,是道门的特定文体之一。宝诰的平仄韵律十分严谨,多以歌咏形式赞美叙述道教神仙们修行以及功德显化的典故,文字隐晦、精炼。记述了大量的教理教义、修持方法等。宝诰首句,皆以“志心皈命礼”为开头,表示虔诚顶礼膜拜。宝诰最后多为诰封之神仙圣号。

笠山农场

笠山农场

长篇小说。钟理和著。写于1956年,台北远行出版社1975年10月出版。写日据时期的南台湾农场主刘少兴自开办咖啡农场以来,附近居民经常偷砍树木,租佃人携款潜逃,刘的二儿子在一次稻田排水事故中给人打死,农场的咖啡树又因病全部枯死。刘少兴只得被迫卖掉农场。作品还写刘少兴的小儿子刘致平与刘淑华相爱,因两人同姓,当地习俗不容许结婚,他们冲破来自家庭、社会的传统势力的罗网,双双出奔,结为终身伴侣。通过上述故事,小说生动地展现了台湾农村的衰败景象和劳动人民的痛苦遭遇,热情讴歌年青一代为争取婚姻自主的反抗精神。全书人物众多,性格鲜明,结构严谨,脉络清楚,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是台湾现实主义乡土文学的一部代表作。

竹屋痴语

竹屋痴语

一名《竹屋词》。词别集。南宋高观国撰。一卷。观国字宾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未详。与著名词人史达祖友善,为“南宋十杰”之一。《书录解题》著录“《竹屋词》一卷”。传世版本有汲古阁刊本,毛扆校本(北京图书馆藏),天津图书馆藏《唐宋名贤百家词》抄本,北京图书馆藏《宋元名家词》抄本,朱祖谋《彊村丛书》本。《全宋词》收其词108首。词以咏物著称,所咏多为幽花香草,设想造语,力求雅洁,而往往拙于炼意造境,辞句上尽力雕凿,有情不胜辞之憾。

山谷词

山谷词

又名《黄鲁直词》、《黄山谷词》、《黄豫章先生词》、《山谷小词》、《山谷琴趣》、《山谷琴趣外篇》。北宋黄庭坚(号山谷道人)作。3卷。山谷诗峭拔奇丽,于词则逊之,其词颇受苏轼影响,然成就鲜能与苏词相匹。有四部丛刊本。明代毛晋刻本,仅收词179首,非足本。《续古逸丛书》本3卷,影宋刻本3卷,名《山谷琴趣外编》。《宋史·艺文志》载:“黄庭坚集三十卷,乐府二卷,外集十四卷,书尺十五卷。”黄丕烈士礼居藏南宋乾道麻沙本《类编增广黄先生大全文集》五十卷,末为“乐章”一卷,存宋本类编面目。黄丕烈跋曰:“原本分类编纂,故一调而先后互见。”明嘉靖六年(1527)宁州祠堂本《豫章黄先生集》六十七卷,不失宋本之遗。内有词一卷,或称为《豫章黄先生词》。

释氏蒙求

释氏蒙求

凡二卷。清代灵操撰。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仿后唐李翰所编蒙求一书,以四言韵语记述汉魏以来佛教高僧之事迹,以利童蒙记诵。卷上为‘摩腾入汉,僧会来吴,慧则石瓮,宝意铜壶’以下共一一八句,卷下‘琳祐会郊,可育面壁,法开善医,昙迁妙易’以下共九十六句。卷末附跋述其旨趣,志在勉诱后进童儒,继承圣贤行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