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峰禅师语录

作者:佚名
莲峰禅师语录

清素说,性深等编。十卷。卷首收序;卷一收住福建兴化府莆田县孤山禅寺语录、住兴化府仙游县九座山太平兴国禅寺语录;卷二收住兴化府仙游县报恩禅寺语录;卷三收住兴化府龙华万寿禅寺语录、住兴化府庐山通天禅寺语录、住兴化府狮山西明禅寺语录;卷四收小参;卷五收示众、拈古、颂古、代古;卷六收入室、勘辨机缘、法语、赞;卷七收序、歌、付、行实、启、引、辞、铭、佛事;卷八收文、偈杂咏上;卷九收杂咏中;卷十收杂咏下。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八册。

猜你喜欢的书

古墓之谜

古墓之谜

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护士艾米被朋友瑞利医生介绍到在位于巴格达附近的美索布达米亚进行挖掘工作的一个考古队,负责照顾领队雷德纳博士的妻子露伊斯。这个考古队一共有十一名成员,包括领队雷纳德博士和他的妻子露伊斯,麦加多夫妇,管理各种杂物的詹森小姐,负责解释碑铭的法国人拉维尼神父,建筑师贾雷先生,负责摄影的矮个子美国人瑞特先生,以及两个年轻的助理柯尔曼和爱莫特。这个考古队之间的关系似乎非常微妙,人与人之间都出乎平常的客套。年轻美丽的露伊斯好像对麦加多先生和队里的其他男性都非常有诱惑力,敏感的麦加多太太也常常因此吃醋。可令人不解的是,露伊斯好像一直非常害怕什么。原来,她的前夫是个罪犯,曾给她写来恐吓信,扬言如果她嫁给别的男人,将会杀了她。为此,露伊斯非常恐惧。但是惨剧还是发生了,在一种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露伊斯被杀死在自己的房间里。波洛为此亲自出马,然而未等查出凶手,又有一个无辜的人遇害。在这个荒凉,偏僻的阿拉伯沙漠里,孤独的生活着的这支考古队是不是遭到了诅咒?到底是谁,接二连三的杀人?那个穷凶极恶的露伊斯的前夫到底在哪里,就是他杀了露伊斯吗?

魏文帝集

魏文帝集

三国魏曹丕撰。曹丕,即魏文帝,字子桓,沛郡谯(今安徽亳县)人。建安二十五年代汉即帝位。曹丕在政治上继承曹操,利用吴蜀的矛盾和互相攻伐,使魏获得暂时安定。对于发展农业生产,也比较重视,所以郭沫若说他是“一位旧式明君的典型”。曹丕在文学上也是曹操的继承人。他的诗歌,形式多取材于乐府,与曹操相同;内容偏重抒情,写得缠绵悱恻,深婉动人,则与曹操有别。他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而且完整的七言诗,《与朝歌令吴质书》、《与吴质书》是文笔优美的抒情散文,《典论·论文》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奠基的作用。因此,曹丕是建安时期有影响的文学家。《隋书·经籍志》载有《典论》5卷,《列异传》3卷,文集23卷,已散佚。现今流传的《魏文帝集》是后人辑录的,收辞赋散文约30篇,诗歌约40首。有明张燮所编《七十二家集》本,张溥所辑刻的《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近人丁福保所辑《汉魏六朝名家集》本等。世传《魏文帝集》,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二卷本,《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六卷本。

章安杂说

章安杂说

《章安杂说》,据自记,始撰于清咸丰末年(1861),时作者 33 岁,“自客章安,得识江弢叔(湜)于永嘉。上下论议,互有弃取。简札既多,笔墨遂费,因随所得录之”。

汉文学史纲要

汉文学史纲要

古代文学史著。鲁迅著。系作者1926年在福建厦门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史课程时的讲义。生前未正式出版。逝世后被编入《鲁迅全集》。作者在该校任教一学期即离去,故此稿仅成10篇,即《自文字至文章》、《书与诗》、《老庄》、《屈原及宋玉》、《李斯》、《汉宫之楚声》、《贾谊与晁错》、《藩国之文述》、《武帝时文术之盛》、《司马相如与司马迁》。书中贯穿着对封建思想的批判精神,对古代作家在历史上的贡献予以高度的评价。如第十篇《司马相如与司马迁》一文,在论及司马迁时,针对班彪所谓“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的观点,认为司马迁“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戳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简短几句话,阐述了司马迁的身世、思想与《史记》艺术成就的关系等多方面的问题,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书中类似的精彩之处颇多,堪称文学史研究著作的典范作品。

痛史

痛史

历史小说,二十七回,未完。我佛山人(吴趼人)著。原载《新小说》第八至十三、十七至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号,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八月至三十一年(1905)十二月出版。宣统三年(1911)上海广智书局出版单行本。书名“痛史”,写的是宋元之交的一段民族沦亡的痛心历史。小说取材于南宋灭亡历史,主要写贾似道等权奸卖国求和,苟延残喘,同时歌颂以文天祥为代表的抗战派。借古喻今,具有强烈现实针对性。1903年初刊于《新小说》,后有风雨书屋铅印本。有1956年上海文化出版社章苔深校注本。

春秋集传释义大成

春秋集传释义大成

十二卷。俞皋(生卒不详)撰。俞皋字心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元代经学家。俞皋同乡赵良金为宋宗室,进士及弟后为广德军教授,宋亡不仕,以《春秋》教授乡罢。俞皋即从师于赵氏。此书一守良金之说,于经文之下,备列三传及《胡传》之文。吴澄《序》因而合称为“四传”,此后诸儒因之,“四传”之名抬高了《胡传》之地位。卷首《凡例》称:“遵程子说,以事同义同辞同者定为例十六条。”但“其有义不同而辞同,事同而辞不同者,则见各事之下,非可以例拘也。……乃程子所谓微辞隐义、时措时宜者也,是皆不可以例拘也。学者诚能熟玩《程子传》以求其意,至于沉潜反复,一旦豁然贯通,庶乎可窥圣人用心之万一也。”可见此书是以程颐为宗。《凡例》后有《程子朱子说春秋纲领》,摘录程朱之论《春秋》者若干条,以为本书纲领。再后是《春秋世次图说》,首列齐桓、宋襄、晋文及晋襄、灵、成、景、厉、平、昭、顷、定十三伯,以下为周、鲁、齐、晋、宋、卫、郑、曹、陈、蔡、北燕、秦、楚、吴、杞、滕、许、邾、莒、薛各国世系表,附以鲁公族及三传汉诸儒传授图表。其图说部分则为该国简史。现存元泰定二年刻本、清《通志堂经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