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以美育代宗教说
蔡元培著。是作者1917年4月在北京神州学会上的演说词,先后载于《新青年》第三卷第六号(1917年8月1日)及《学艺》杂志第一年第二号(1917年9月)。后修订辑入《蔡孑民先生言行录》。这是研究中国现代美学史的重要材料。作者认为,宗教之原始,不外因人们精神作用而构成。人们精神上之作用通常可分为知识、意志、感情等三种。最早之宗教常兼此三种作用而有之。但随着社会文化日渐进步,知识与意志作用离开宗教而独立,于是和宗教有最密切关系者惟有情感作用,即所谓美感。但是以美育论,已有与宗教分合之两派。此两派相较,依附于宗教的美育,常受宗教之累,失其陶养之作用。有鉴于此,则莫如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于其中。”美以普遍性之故,不复有人我之关系,也不能有利害之关系,因为美是超绝实际的。蔡元培的美学观,在当时是颇有影响的一家之言。
吕氏杂记
又名《侍讲杂记》、《侍讲日记》,二卷。北宋吕希哲(1039—1116)撰。书中杂记经史百家、释道之言及朝野遗闻轶事。看似融儒佛道为一家,实质则重儒。如记顾临使北之对,谓为世教者当重儒;又谓祖孔宗孟,学之正也,苟异于此,皆学之不正;又记司马光辟佛之语;又斥老子剖斗折衡之说,深辨孔子非师老子;又极论礼乐之不可废等等,皆以儒家思想为宗,兼收佛道等百家思想。书中对王安石父子无贬,个别事稍有微词,不持门户之见,颇多可取。其他所记家世旧闻、朝廷掌故等,多可与史传相参考。书中还载有许多诗话,颇为珍贵。此书成书后,不知何时刻版,后佚失,唯散见于《永乐大典》中,卷帙不可考。清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各韵中抄出,重新编为二卷,以广其传。今传尚有《指海》丛书本。宛委山堂《说郛》本作《傅讲杂记》一卷,商务印书馆《说郛》本作《侍讲日记》,不分卷。
男女丹工异同辨
竹阳女史颜泽寰晏清纂述
仙井女史贺为烈全贞参校
皖江陈撄宁重校订
集说
孙元君坤诀注曰: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坤属老阴,阴极阳生,顺承乎天,则生人生物;顺承乎己,则成道成真。
古文孝经孔氏传
一卷。附宋本古文孝经 一卷。旧本题汉孔安国传,日本信阳太宰纯注音。孔安国,字子国,西汉著名经学家。受《诗》于申公,受《尚书》于伏生。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宅,于壁中得《古文尚书》、《礼》、《论语》及《孝经》,皆汉以前的小篆写成。孔安国识读,并为之作传; 又为《孝经》作《古文孝经传》,还著有《论语训解》。该书卷末鲍廷博跋云: 该书由汪翼沧得自日本长崎,乃康熙十一年(1672)刊行。前有太宰纯序,说此书已亡于中夏 (中国),存于日本者颇多。因流传甚久,文字讹谬。纯以数本校雠,且旁采他书所引。其经文与宋人所谓古文亦不全同。唐陆德明曾为《今文孝经》注音,纯因陆氏音例,并为经传注音。但经考证,该书传文虽证以 《论衡》、《经典释文》、《唐会要》所引《孝经》之文,亦颇相合;但浅陋冗漫,不类汉儒释经之本例,也不象唐、宋、元以前人的话语。或是日本得《孝经》之书,有知文义者摭诸书所引孔传,影附为之。盖出自宋、元以后。该书有清鲍廷博辑《知不足斋丛书》本,日本林衡辑《佚存丛书》本。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李炳南撰,李炳南是当代有修有证的净宗大德,他培育出来的高僧净空法师正在世界各地弘扬净土法门。为了续佛慧命,使无数修学净土法门的众生不走入歧途,后学曾琦云现将李老居士巨著《佛学问答》有关净土部分编译成普通话,贡献给大家。编译时已将一些重复问题作了适当删减,并结合现时代的情况,在问答中适当添加了一些新的内容。
缘起赞论略释
至尊宗喀巴大师着,法尊法师译并释。《缘起赞》是宗喀巴大师所造之论典,以证悟和宣讲缘起性空来称赞释迦牟尼佛的伟大功德。缘起,是佛教的精华,是佛教独有的、非常完整、全面的学说。证悟缘起性空,是唯一能解决生老病死的方法。本文是《缘起赞》的简略释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