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升序↑猜你喜欢的书
红叶
孙伏园的散文以游记见长,《红叶》精选其经典散文作品,多为游记。通过阅读,我们不仅能随文字游览长安古都、江南水乡等祖国秀丽山水,也能领略欧洲大陆上的美丽景致。孙伏园先生的散文文字优美,引人入胜。让读者随文字感受民国时期世界各地的风貌。这些篇目不仅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可作为写作的借鉴;也适合成人在工作之余在经典文学中畅游世界。
泰和宜山会语
马浮的哲学讲演录。系作者1938年在江西泰和与广西宜山为浙江大学作特约讲座之所作讲演的合集。常见本为1939年冬复性书院木刻本。作者认为国学不是零碎的、陈旧的、机械的、凭籍外缘的,而是有体系的、活泼泼的、自然流出、自心本具的。国学即六艺之学,六艺该摄一切学术,包括西来学术。六艺统摄于一心。作者借助法相唯识的方法分析理学的“理气”、“知能”、“视听言动”、“居敬与知言”、“涵养致知与止观”、“止”、“矜”等范畴,多所发明。指出《易》是一切义理之所宗归,“气是变易,理是不易,全气是理、全理是气即是简易”。主张入思维不能离名相,但光懂得理之相(名相)还不够,还必须懂得理之性(本体),因此需要体验、悟证,即“先是依性说相,后要会相归性”。
密庵和尚语录
全一卷(或作二卷)。又作密庵咸杰禅师语录、密庵录。宋代僧密庵咸杰(1118~1186)撰,松源崇岳、笑庵了悟等编。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刊行。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编录乾明禅院、太平兴国禅寺、华藏禅寺、天童景德禅寺等七会之语录,及小参、普说、颂赞、偈颂、法语、塔铭等。卷首有张镃之序文。
金刚手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
三卷,宋法天译。说降伏成就之法。部多,译曰鬼。
金色童子因缘经
十二卷,赵宋惟净译。说佛灭后有大商主子身有金色光,名金色童子。阿难教化之之因缘。
七处三观经
全一卷,或二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乃集辑有关修道修观之小经。此经版本有二:(一)高丽本为一卷,共收三十部小经。(二)宋、元、明三本为二卷,共集四十七部小经。就后者而言,第一经(称为七处三观经)及第三经后半(无眼)说色谛、色习、色尽、色灭、色味、色出要、色苦之七处,及观色、观五阴、观六衰之三观,故经名七处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