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增不减经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生活与命运
充满强烈反思意识的苏联长篇小说。瓦·谢·格罗斯曼著。小说完成于1960年。1980年在瑞士出版。英译本随后出版。苏联《十月》杂志1988年第1—4期连载。中译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本书是作者关于斯大林格勒战役两部曲的第2部。第1部《为了正义的事业》,发表于1952年。《生活和命运》接续两部曲第1部《为了正义的事业》中的历史事件,包括斯大林格勒前线苏军最困难时期、调动预备部队准备反攻时期,以及展开大反攻、德军保卢斯集团军投降,苏军胜利西进时期3个阶段。通过对前线和后方,德国法西斯集中营和苏联国内集中营、莫斯科卢比扬卡监狱的描绘,以及对农业集体化和1937年大清洗的回顾,展现出苏联军人、科学家、医生、党政领导和普通百姓的生活和命运的广阔画面。小说在苏联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被称为“苏维埃的《战争与和平》”。小说中充满对历史事实的反思,充满追求真理、寻根究底的哲理激情。是一部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作品。
须溪集
宋代诗文别集。刘辰翁撰。刘辰翁字会孟,庐陵(江西吉安)人,须溪是他居住的地名。《须溪集》原本200卷,但传本颇稀,明代已很少见。清代初期,仅能见到《须溪记钞》8卷及《须溪四景诗集》4卷,前一种是文集,但所收篇什寥寥。康熙二十一年(1682)刻有《须溪集略》4卷,也是很简略的辑本。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采辑出刘辰翁诗文,重新编次为《须溪集》10卷。卷1—5为记,卷6为序、题跋、说、赋,卷7为墓志铭,杂篇、古近体诗,其中有五古2首,七古5首,五律5首,七律9首,五绝1首,六绝2首,七绝7首。本集的卷8—10为词。据《四库全书总目》,上述10卷本已将《须溪记钞》中的篇什包括在内。刘辰翁的作品,以词最有特色,其词作承继辛派遗风,与张炎、周密等宋代遗民的词作风格有明显区别。其词另有《须溪词》辑本行世。本书除《四库全书》本之外,尚有《豫章丛书》本等较常见的版本。但《豫章丛书》本《须溪集》仅为7卷,不包括3卷词,但附有民国魏元旷撰《校勘记》、胡思敬撰《续记》各1卷。《四库全书》编者对刘辰翁提出了批评,认为:“所作诗文,亦专以奇怪磊落为宗,务在艰涩其词,甚或至于不可句读。”但无论怎么说,在宋代遗民中刘辰翁都是相当有影响的文学家。
韩非子研究
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评介韩非学术渊源, 与老子、孔子、荀子、慎到、尹文的关系;下编评介学说,从非法古论、法术论、赏罚论、非仁义论、耕战论、亡国论、个人对国家论、人生道德观八个方面,重点揭示他的法制思想对秦王朝兴盛的贡献以及对后世国家法制建设的影响。从这本书开始,韩非子研究开始有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入药镜注
《入药镜注》为清代傅金铨所著,是对道教内丹经典《入药镜》的阐释之作。《入药镜》全文 246 字,以三言韵语形式,托言设喻,简明扼要地论述了采药炼丹过程及火候。傅金铨的《入药镜注》运用其深厚的丹道知识,结合传统易学、中医理论等,对《入药镜》中先天炁、后天炁、火候、药物等内丹修炼的关键概念和方法进行详细解析,帮助读者理解原文中隐晦的内丹术语和修炼要诀,揭示内丹修炼的原理和实践方法。
杜诗攟
论杜专著。四卷。明唐元竑撰。元竑,明神宗万历十八年(1590)生,字远生,吴兴(今属浙江)人,曾中举,明亡后不食,卒于清顺治四年(1647)。《杜诗攟》乃其研读《千家注》本杜诗之札记,其自序说:“诗始于《三百篇》而终于杜,……是故我始攟《三百篇》而终于杜。攟者何?拾遗也。”全书四卷,论及杜诗五百篇左右,第四卷之末则兼及杜甫文赋。其评或论一句一联,或综论数诗之某一专题。不录原诗,仅于每则开头标出诗题,引录诗句,有时也不标诗题而径引诗句。评论范围颇为广泛,包括词语、典故、章法、诗旨及诗之工拙,其中不乏订正前人之误或发前人所未发者。此书原未刊行,以稿本收入《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评笺“大旨合者为多,胜旧注之穿凿远矣”。1974年台湾大通书局影印台湾国立图书馆所藏题有“剑州居士校阅”的旧抄本,收入《杜诗丛刊》。
诗疑辨证
六卷,清黄中松著。此书主于考订名物,折衷各家的是非,故以《辨证》名。全书考证伪谬,校定异同,多有根据,是一部留心考据的著作。亦偶有漏误疏略,如论梁山,疑梁山在晋地,用胡渭的雍州有二梁山之说,而不知乾州的梁山与夏阳的梁山乃是一山绵连,孔颖达疏本早有详说;论“黍稷”一条,又不考诸书,仅取雷礼的“黍贵稷贱、黍早稷晚”之说。今存《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