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叉摩那尼戒本

作者:弘赞
式叉摩那尼戒本

式叉摩那尼戒本,一卷,清顺治七年(1650)弘赞辑并序,原注随宜编入于此。律学著述。系后秦集录《四分律》中戒条部分之别行本。作者自序称,本书是为应学法女之需而撰。内容有三:(1)学根本,谓四重罪;(2)学六法,谓羯磨所得者;(3)学行法,谓大比丘尼一切诸戒威仪。见载于《嘉兴藏·又续藏》及日本《续藏经》。

猜你喜欢的书

类篇

类篇

字书。四十五卷。旧题宋司马光撰。实际是宋仁宗命王洙、胡宿、掌禹锡、张次立等人相继纂修的。宋治平三年(1066年)由司马光接代,已经成书,次年缮写完毕。宋宝元二年(1039年)丁度等人修纂《集韵》,因增字较多,不能与《玉篇》相互参照,所以由王洙等人修纂《类篇》,同《集韵》相辅而行。《类篇》是修纂《集韵》的副产品。《类篇》全书分十四卷,又目录一卷,每卷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实为四十五卷。其分部及各部排列顺序,基本上沿袭《说文》,仍为五百四十部,只个别地方有较少改动。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修纂,至英宗治平三年(1066)成书。本书旧版有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曹寅所刻杨州诗局刊行的楝亭五种本,光绪二年(1876)姚觐元翻刻本(即一般所说的“姚刻三韵本”)。1984年中华书局影印了“姚刻三韵本”。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上海图书馆藏汲古阁影宋钞本出版了影印本,并于书后附加了四角号码索引。

中国医籍考

中国医籍考

原名《医籍考》,中医目录学著作。丹波元胤撰于1819年。本书现存刊本数种,较重要的有《皇汉医学丛书》本、《韦修堂医书》本及1935年日本东京国本出版社影印本等; 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予以重印,并将《医籍考》改名《中国医籍考》,末附“书名索引”及“人名检引”,便于读者检索。丹波元胤(1789—1827),家奕禧。其父丹波元简(廉夫)为日本汉方医学名家,著述丰富。元胤幼承庭训,治学勤奋,除究心于汉方医书目录学研究外,对《难经》及本草学均有较深的造诣,除《医籍考》外,另有《难经疏证》、《药雅》等著作行世。《医籍考》计80卷,约82万字。全书收辑中国历代(自战国后期迄清朝道光以前)医籍,计2600余种,取材十分广泛,除医学著述外,于历代中国史书、目录学著作、地方志以及博物、艺文、笔记、杂说等多方面的文献均予搜阅并摘录有关资料予以分类编纂。计分医经(卷1—8)、本草(卷9—14)、食治(卷15)、脏象(卷16)、诊法(卷17—20)、明堂经脉(卷21、22)、方论(卷23—78)、史传(卷79)、运气(卷80)共9类,其中以方论著作占较大比重。本书介绍医籍,在每一书名下,注明出处,并据所掌握的资料,记述卷数及存佚概况;载列该书序跋、有关考证及内容提要,或附评论及按语,使读者阅后对该书有一较全面的认识。全书体例规整,收罗文献广泛,内容十分丰富。其编纂发行,向读者提示了中医文献阅习和深入研究之门径,素为中医学者所重视。由于中医书品类繁多,卷帙浩繁,难以全面了解和普遍检阅。通过此书之编撰,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但由于编者受到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还存在少数遗漏或存佚、卷数等失真之处。

外经微言

外经微言

养生著作。原题岐伯天师传,陈士铎述,实为后人托名之作。撰者与成书年代已无可考。原书目录始见于《汉书·艺文志》。全书分为9卷81篇,正合《黄帝内经素问》卷篇数。分述养生、经脉、脏腑、阴阳、五行、四时、运气、病因病机及治则等内容。所论与《内经》相承,亦有不同之处。其中有部分养生专篇,如命根养生篇,论述了养生之道首要慎精,精动由于心动,心动之极则水火俱动,因此安心才能利精;红铅损益篇,论述了方士采红铅以接命之理;善养篇,论述了调四时则病不生,不调四时则病必作,及养阳而不损于阴,养阴而不损于阳。书中所论,简明扼要,对于中医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有一定参考价值。现有清精抄本,1984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力

二三月里的天气,本是春光明媚,莺飞草长,百花盛开,为一年中风景最美丽的时候。黄牛坂在秦岭山脉深处,是由陕西到四川的一条驿路。四围山岭杂沓,气候温和,土地又肥,四时均有佳景。尤其是这春天,更显得水碧山青,风和日丽,佳木葱宠,生意欣欣。当那道旁官柳柔丝千条摇曳春风之中,与左近闲花野草互竟鲜妍之际,忽然变起天来。先是西北方日光之下起了一片灰云,大只如席,停滞遥天空际,似在往外舒展。

戒子益恩书

戒子益恩书

本文选自《后汉书·郑玄传》。益恩是郑玄唯一的儿子,曾举孝廉,就在郑玄写下这篇戒子书后不久,益恩便死于黄巾起义的战乱中。建安元年(196),七十岁的郑玄身染重病,他担心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给唯一的儿子益恩写了封教子书信。戒子书是古代家训的一种形式,从先秦开始,古代家训文化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到汉代便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家训,如杨贵的《病且终令其子》、司马谈的《命子迁》、樊宏的《戒子》、崔瑗的《敕妻子》等。与其他的戒子书不同,郑玄的戒子书较少赤裸裸的道德说教,雍雍穆穆,隐然含诗礼之气。郑玄以主要篇幅阐述了自己一生的求学经历和人生志向,通过对自己亲身经历的娓娓述说,表达了自己淡薄名利,一心追求学问的坚定志向。

瑜伽大教王经

瑜伽大教王经

五卷,赵宋法贤译。大遍照金刚如来在净光天大楼阁中说瑜伽大教王经。即金刚界之秘法也。序品第一,大遍照金刚如来,在净光天大楼阁中,与阿閦等四佛,及菩萨贤圣天龙八部围绕。世尊顾视金刚手菩萨,放光普照,还入佛身。金刚手菩萨请问因缘?世尊入大智变化瑜伽大教王三摩地,从三摩地出已,说瑜伽大教王经。曼拿罗品第二,真言品第三,三摩地品第四,真言大智变化品第五,印相大供养仪品第六,观想菩提心大智品第七,相应方便成就品第八,护摩品第九,嘱累品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