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先知
《先知》是黎巴嫩现代著名诗人、散文作家、画家纪伯伦的哲理散文诗,被认为是他的顶峰之作。作品表达了他诲人从善、改良社会的道德和理想,塑造了一个对社会和人生有深刻见解,叫做亚墨斯达法的智者形象。他即将离开生活了12年的阿法利斯城,临行前,送别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叫做爱尔美差的女子对他说:“上帝的先知,至高的探求者……在你离别之前,我们要请你对我们讲说真理。我们要把这真理传给我们的孩子,他们也传给他们的孩子,如此绵绵不绝。”于是智者就爱与美、生与死、理智与热情、宗教与善恶等问题的真谛向听众发表了寓意深刻的宣谕。《论爱》中说:“爱虽给你加冠,他也要把你钉在十字架上,他虽栽培你,他也刈剪你。”在《论谈话》中,智者说道:“思想是天空中的鸟,在语言的笼里,也许会展翼,却不会飞翔。……也有些人的心里隐存着真理,他们却不用言语诉说。在这些人的胸怀中,心灵是居住在有韵调的寂静里。”作品除去这些对人生、处世的见解,还有许多对统治者和束缚人精神的宗教的揭露和充满哲理的讽刺,当权者“喜欢立法,却也更喜欢犯法”;宗教的欺骗性在于“假如你要认识上帝,就不要做一个解谜的人”。这部发表于1923年蕴藉深沉、充满哲理的作品,具有阿拉伯文学特色和东方色彩,加之作家自绘充满浪漫情调的插图,使《先知》堪称“纪伯伦风格”的典型。他还创作有小说《折断的翅膀》、散文诗《沙与沫》等作品。他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的作家,并创建、领导了阿拉伯著名的海外文学团体“笔会”,为发展阿拉伯新文学做出重大贡献。
删正帝京景物略
《删正帝京景物略》是对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采摭颇疏”“考据亦多不精”,甚至有的条目文不对题、违背体例而做的删订。纪晓岚删掉了正文附录的全部诗歌,还删去和节略了与体例不合的正文,并增加了一些注释。其《序》评竟陵、公安之得失,论作家之师承及文风,言简意明,极其精当。
中国古典文心
《中国古典文心》是20世纪国学大师顾随学问与人生的巅峰之作,由国学大家叶嘉莹精准详实地记录,并珍藏了六十多年才公之于世。这部著作把中西文化熔于一炉,把学问与人生融会贯通,把人生、文章融为一体,把学文与学道、作文与做人放在同一高度,使读者不仅在学问、写作、知识等方面得到启示,也可以在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方面得到裨益。它是情与理的有机结合,蕴含着现实的人生哲理,洋溢着诱人的艺术魅力,闪烁着生活智慧的火花。在博大的中国文脉中,传承古典文化的精华,启迪当下生活的提升。
春秋师说
三卷。元赵汸编。此书是由赵汸记录整理的黄泽论《春秋》之语录。赵汸曾师从黄泽,其初一再登门,得六经疑义十余条以归。后复往留住二年,得黄泽口授六十四卦大义与学《春秋》之要。此书行文称“泽谓”,概是黄泽之作,故题曰“师说”。元代《春秋》学,以黄泽和赵汸最有成就。据赵汸《黄楚望先生行状》载黄泽说《春秋》之书,有《元年春王正月辨》、《笔削本旨》、《诸侯取女立子通考》、《鲁隐不书即位义》、《殷周诸侯禘祫考》、《周庙太庙单祭合食说》、《作丘甲辨》、《春秋指要》。赵汸本黄泽之意,以类分为十一篇,其门人金居敬又集黄泽《思古十吟》与吴澄之序及赵汸《黄楚望先生行状》附录于后。据赵汸所云,黄泽论《春秋》学以《左传》和杜预《集解》为主。黄泽《春秋》学之着作已不可考,其说则赖此书以行。其论《春秋》述作本旨云:“《春秋》如正例变例之实,此是泽破近代诸儒《春秋》不用例之说。三传皆用例,虽未必尽合圣人,然不中不远。”其论鲁史策书遗法云:“鲁史《春秋》有例,夫子《春秋》无例,非无例也,以义为例,隐而不彰也。……《春秋》凡例本周公之遗法……说《春秋》必须兼考史家记载之法,不可专据经文也。”其论三传得失云:“孔子作《春秋》以授史官及高第,在史官者则丘明作《传》:在高第者则一再传而为公羊高、穀梁赤。在史官者则得实之情实而义理间有讹;在高第者则不见事实而往往以意臆度,若其义理则间有可观,而事则多讹矣。酌而论之,则事实而理讹,后人犹有所依据以求经旨,是经本无所损也;事讹而义理间有可观,则虽说得大公至正,于经实少所益,是经虽存而实亡也,况未必大公正正乎。使非《左氏》事实尚存,则《春秋》不可晓关。”其论《左传》之文体云:“《左氏》乃是春秋时文字(指文体),或以为成国时文字者(按,朱熹有此说),非也。今考其文自成一家,真春秋时文字。战国文字粗豪,贾谊、司马迁尚有余习,而《公羊》、《穀梁》则正是战国文字耳。《左氏》固是后出,然文字丰润,颇带华艳,汉初亦所不尚。至刘歆始好之,其列于学官最后,太抵其文字近《礼记》而最繁富者。”现存元至正二十四年休宁商山义塾刻、明弘治六年高忠重修本、元刻本、明初刻本、明正德汪克锡刻本、清《通志堂经解》本。
禅学随笔
文学博士铃木大灼﹐京都大谷大学佛教哲学教授﹐生于一八六九年。他可说是当今活着的最伟大的佛教哲学权威(一九六六年已去世)﹐而且毫无疑问的是最伟大的禅学权威。关于佛学﹐他用英文发表的主要著作约有十二部﹐或者更多一些﹔他用日文所写的著作﹐则至少在十八部以上﹐这些都是西方人尚未有机会读到的。
大方广如来藏经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内容系佛为金刚慧菩萨等,以密房、稻麦、贫人等种种譬喻讲说一切有情所具之如来藏。本经原属显教经典,然由于系密教第六祖不空三藏所译,故历来多收于秘密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