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依经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门
《门》是夏目漱石所写“前期爱情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门》的故事情节是在《后来的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宗助和阿米的婚姻续写了代助与三千代的爱情。《门》是爱情悲剧的终结,男主人公野中宗助和朋友的女友阿米相爱结合,招致社会唾弃。他们隐居在不见阳光的房子里,一方面品尝着真诚相契的甜蜜,一方面体味着负疚于人的苦涩,陷入一种进退维谷的窘境而不能自拔。这是一部自由真挚的爱情不为社会所容的人性悲剧,也是知识分子追求个人幸福又无法摆脱道德规范羁绊的心灵写照。
乐书
中国古代的音乐百科全书。北宋陈旸所编纂。陈旸字晋之,福州人,宋代著名的音乐理论家。绍圣年间 (1094—1098) 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是书编于神宗、哲宗二朝之中,历时三十余年。全书共分二百卷,前九十五卷,摘录了 《周易》、《诗经》、《尚书》、《春秋》、《周礼》、《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中的有关音乐论述,并根据自己的认识加以解释。他认为,“乐以太虚为本,声音、律吕以中声为本,而中声又以人心为本也。” 后一百零五卷,则系统地叙述了十二律、五声等音乐理论,八音 (即金、石、土、革、匏、木、丝、竹)等乐器形制及其用法,并大多配有图画,还包括了历代乐章、乐舞等各种宝贵的资料。由于是书转引的大多数唐、宋音乐典籍已经亡佚,因此就更有参考价值。是书前,又有目录二十卷,及自撰《乐书序》及 《进 〈乐书〉 表》。曾于宋徽宗即位之初进上朝廷。其后,又有南宋庆元六年 (1200) 的刻本传世,遂使是书得以广为流传。今常见者,为方濬于清光绪二年 (1876) 重刻之本。
论逻辑经验主义
《论逻辑经验主义》收录了洪谦1934年在维也纳大学写的博士论文,以及1949年以来在国内外发表的大部分有关逻辑经验主义的论文和讲稿。内容包括《现代物理学中的因果性问题》、《莫里兹石里克与现代经验论》、《逻辑经验主义概述》、《克拉夫特哲学简述》等。全面体现了作者对于逻辑经验主义的研究成果和贡献。逻辑经验论对于中国的传统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有很强的互补性。该书的出版对于研究当代中国哲学史或是促进中国当今的哲学研究都很有意义。
农政全书[四库本]
明朝科学家徐光启著。成于崇祯元年(1628)。崇祯十二年刊行。全书六十卷,约六十万字。计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及荒政十二个部分,举凡农业及与农业有关的政策、制度、措施、工具、作物特性、技术知识等,应有尽有。全书分十二大类,其中农本三卷,田制二卷,农事六卷,水利九卷,农田四卷,树艺六卷,蚕桑四卷,蚕桑广类二卷,种植四卷,牧养一卷,制造一卷,荒政十八卷。【此本为四库本,本站也有标点本,可以搜索查找!】
甬上耆旧诗
地方诗总集。三十卷。清胡文学编纂。胡文学字卜言,鄞县(今浙江宁波)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官至福建道监察御史。“甬上”指今浙江宁波一带,明代为府建制,包括今浙江宁波市区、镇海、奉化、象山、定海等地。甬上在春秋时为古越地。序云:“《吴越春秋》称越地东至于鄞,即所谓甬上也。自后迁置不常,一时人物与句章、馀姚各相引重。”此为文化发达之地,贤人君子代而有之,也不乏诗作者。为纪念先贤,明清之际李邺嗣著有《甬上耆旧传》。此编即以“耆旧传”为线索,广为搜辑。上始自春秋间越大夫文种、汉大黄公,终于明季诸家,共采录四百三十人,诗三千首。意在保存本地文献,并借以考察甬上诗歌发展变化。每家之下,据李氏《甬上耆旧传》详列作者之生平资料。本为四十卷,付梓时胡文学去世,其子胡得迈,先刊行前三十卷。“每卷之首,俱有小序,略依其才品名位高下为次,使各以类从,而不尽以时代为断,于支派极为详晰”。四库馆臣对此编评价颇高,言其“体例精审,于部居州次之中,寓论世知人之义。征文考献,条理秩然,固非钓名悦容、瓦砾杂陈者所得而相比矣”(均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众多地方诗文总集中,此书为较好之一种。有康熙十五年(1676)刊本,又有康熙四十九年金南锳刊本,常见者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传教大师将来台州录
传教大师将来台州录,一卷,日本最澄撰,真超序,有进表,编号二一五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