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讲要

作者:吴立民
华严讲要

不弄清华严的道理,密教的一些道理不大好讲,所以我在讲密教之前还是要讲讲华严的道理。所谓教在华严,行在三密。实践啦,就是密教的实践啦,他的修行,行在三密;但是他的理论呢,教在华严。要懂得一些华严的一些道理,才有可能懂得密教。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不淡定的中国人

不淡定的中国人

淡定是什么?不争,不抢,不浮,不躁,是内心到行为上的从容与平和。纵观过去到现在的中国人的行为,往往是不淡定,比如,处处可见的插队,中国式过马路,暴发户式的炫耀,无时无刻的迟到……这些不淡定,深深地烙印在很多中国人身上,成为一种独特的国民性征。梁实秋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到这种种不淡定的表现,用浅幽默、淡批判的文笔将之描述出来,犹如一面镜子,足以让我们每个人对镜自省。说国民性,不必如鲁迅和柏杨一样下笔太狠太损,其实,不淡定才是最恰当的定义。

蓬山志

蓬山志

《蓬山志》在宋元时期主要目录书籍如《直斋书录解题》、《中兴馆阁书目》、《玉海》、《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等书均已著录。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云:“《蓬山志》五卷,秘书少监剑川罗畸畴老撰,凡十五门,崇宁四年序。”《玉海》云:“《蓬山志》五卷,崇宁四年秘书少监罗畸撰,编次馆阁故事、近事为十五门,上之。”可见该书是将馆阁故事、近事分为十五个专题加以论述的专著,作于崇宁四年(1105)。

太素心要

太素心要

明代胡文焕著,该书为脉诊专著,主要以歌诀的形式,介绍了常脉、病脉及根据脉象来诊断、治疗疾病和判断预后的方法。全书对诊断学的价值较大,但亦兼杂凭脉断定富贵等非医学内容,参考时应予鉴别。

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

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

《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真诰》卷五称:「仙道有九丹变化胎精中记」;《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一卷」,即此经。原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无上秘要》、《云笈七签》等书亦多引此经。经文乃太帝君传授,言解开胞胎结节之法。内称世人皆聚九天之气而成胎,出生之后,从胞胎中带来十二结节,盘固滞塞于体内十二部位,使人病痛夭死。故修道者须先开解十二胎结,方能成仙。解结之法,当择日入室,存思体内二十四真及玄父、玄母等神,佩服上化九丹阳灵之符、胎精炼神之符、三关十二结胞胎内符、九丹流精保命之符。如此则胎结自然开解。

国色天香

国色天香

明代通俗类书。十卷。全称《京台新锲公馀胜览国色天香》,一名《幽闲玩味夺趣群芳》,题“抚金养纯子吴敬所编辑”。今存版本主要有:万历廿五年周氏万卷楼重刊本、明益善堂刊本、清康熙大梁周文炜敬业堂刊本、清周氏先霁堂刊本等。本书分上下层分类刊载小说、琐记、笑林、诗话、书翰等等,和《万锦情林》、 《绣谷春容》、 《燕居笔记》等书性质相同。它们所收录的各种小说也多有相同。体裁与宋罗烨《醉翁谈录》相类似。对研究中国小说史有一定参考价值。有明万历间据原本重刊藏,日本内阁文库。另清翻刻本虽不少,内容多有删落。首序,署“时万历丁亥(十五年,1587)九紫山人谢友可撰于万卷楼”。

六一诗话

六一诗话

原书只称诗话,后人改称为《六一诗话》、《六一居士诗话》、《欧公诗话》、《欧阳永叔诗话》、《欧阳文忠公诗话》等。诗话。宋欧阳修(1007—1072)撰。一卷。修有《欧阳文忠公全集》已著录。此编成书时间,《四库提要》谓“熙宁四年(1071)致仕以后所作, 越一岁而修卒, 其晚年最后之笔也。”共二十八条,多叙论诗词作者身世及作品。多评论北宋时期诗人作品,间亦论及唐诗。书前自题:“居士退居汝阴而集,以资闲谈也。”故多记述诗人轶事,亦表现出作者提倡艺术锤炼加工,反对浅率,主张诗歌应做到“意新语工”, “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