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达磨大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

作者:菩提达磨
菩提达磨大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

禅宗著述。菩提达磨大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一卷,梁菩提达磨说,又云达磨大师四行观,附梁武帝御撰碑颂。据《楞伽师资记》载,达磨在华有《略辨大乘入道四行》传世。又称:《四行》是“达磨禅师亲说,馀则弟子昙琳记师言行,集成一卷,名《达磨论》”。此书发现于敦煌遗书唐人写经中,书前有昙琳的序,是研究初期禅宗史的重要资料。其部分内容还见载于唐道宣所撰《续高僧传》卷一八。

菩提达磨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梁启超文集

梁启超文集

文集,梁启超著,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现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是近代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领袖,是我国晚清文学界革命的旗手。1899年,他率先提出“文界革命”和“诗界革命”的口号,1904年又提出“小说界革命”的口号,竖起了中国文学革命的大旗。本文集根据湖南省社科院图书馆藏1902年上海广智书局出版的《饮冰室文集》铅印本上下册和1922年石印本《饮冰室全集》20册精选,所选文字分政论、传记、随感、讲演、书信、诗词六类,每类文字又按编年排列。

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

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

任脉起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贯中升上,从空入脑而住,脉至龈交而止(即下齿缝中),属阴脉之海也。督脉起下极之腧,从脊里,上升风府,入脑上巅,循额至鼻柱,气至此贯中,从空入喉而降,脉至龈交而止(即上齿缝中),属阳脉之海也。

仿指南录

仿指南录

一卷。明末清初人范康生撰。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入江西,吉安失守,范康生随从督师万元吉撤守皂口,旋入赣州。万元吉招集各处明军及城中士民固守,击退清军。绍宗在闽,不能遣兵救援,徒赐名忠义府而已。后清军破城,万元吉与杨廷麟等俱死于难,范康生被俘。同俘诸官乞降,独范康生、杨友如誓死不屈,竟不见杀,释归乡里。《仿指南录》寓意仿民族英雄文天祥《指南录》,记范康生随万元吉、杨廷麟抗清守赣州府事,用日记体。书中记守城战事经过颇详。又记清军陷城后焚城诸事,激战惨烈情形非亲身所历者不能名状。《仿指南录》有《荆驼逸史》本,北京图书馆藏《明季野史七种》传抄本,北京图书馆藏《海甸野史二十二种》传抄本,海盐朱氏旧藏《苏城记变四种》抄本,《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铅印本,《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铅印本。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

纪传体断代史书名。“二十四史”之一。宋薛居正等撰。原名《五代史》,后世为与欧阳修《新五代史》相别,改今称。开宝六年(973)成书。一百五十卷。分《梁书》二十四卷(本纪十卷,列传十四卷)、《唐书》五十卷(本纪二十四卷,列传二十六卷)、《晋书》二十四卷(本纪十一卷,列传十三卷)、《汉书》十一卷(本纪五卷,列传六卷)、《周书》二十二卷(本纪十一卷,列传十一卷)、《世袭列传》二卷, 《僭伪列传》三卷, 《外国列传》二卷,志十二卷。记事上起后梁开平元年(907),迄后周显德七年(960)。据五代实录与范质《五代通录》等修撰。文献颇备,事实较详。后《新五代史》出,书渐湮废。清乾隆时,邵晋涵等从《永乐大典》中辑录旧文,旁及《册府元龟》与百余种宋人著作,照原篇目编排成今本,乾隆武英殿本删去原附辑录出处与校语,对原文也有所改易。今人陈垣有《旧五代史辑本发覆》。张万起有《新旧五代史人名索引》。

原善

原善

中国清代伦理学著作。戴震著。在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曲阜孔继涵刻《戴氏遗书》本。论述了哲学、政治、伦理方面的基本观点。在自然观上,坚持一元论的观点,认为宇宙间的人和物都是阴阳二气化生而成的。把仁、礼、义这三者既看成是自然界的常规,即所谓“天地之常”,又看成是人、物所具备的美好的德性,即所谓“天下之懿德”,“人物之常”。这样,人物与天地就被看成是息息相通的。初为上中下三章,后以三章及 《读易系辞论性》、《读孟子论性》为基础,修订成三卷。 本书着重阐述善的内容及其与天道、人性、人道的关 系。认为天道即五行阴阳,“分而有之以成性”,人性得 天道之全。人性内容为欲和觉。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济缘记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济缘记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济缘记,二十二卷,唐道宣疏并序,宋元照记,日本禅龙合会并序,日本慧光序,三籍合观,排科于冠上。释南山之业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