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朴论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乾隆历阳典录
安徽地方志。清陈廷桂纂修。三十四卷。廷桂字子犀,号梦湖,晚号花谷老人,安徽历阳(今和县)人。乾隆举人,官至京兆尹。著有《尚书古今文考证》等。廷桂少时屡阅乡邦《和州志》,见其多有谬误或纪事未详,即删伪订陋补缺,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成是书。约三十万字。卷首有纪昀等八序,凡例十二则及采摭书目。正文分沿革、郡邑、山川、古迹、职官、人物、史事、诗话、杂缀、艺文十门。门下分列女、书目、状、表、序、记、诗等十九目。为历阳最有系统的私撰志书。纪昀称其“考据博雅, 辨论精严”。参考文献达五百余种。首叙疆域,详考历代统属关系。详记天门、褒禅、八公、乌江等名山大川二百余,并搜集李白《望天门山》、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等历代名人诗文甚多。古迹载城、关、庙宇,并详考历代名人旧居之亭、堂、阁、庵等,载有项羽墓并附有关歌咏诗词。艺文载有记、书、祭文、诔、祈雨文、诗、词等各种体裁之文。其中收有李白、韩愈、白居易等人诗文。于了解该地史地、经济、人文等有文献价值。有嘉庆二十三年(1791)刻本,同治六年(1867)重刻本,光绪十二年(1886)重印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吕留良家训译注
全书主体部分共五卷十六篇,另有补编十三篇、附录三篇。此次译注,以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吕葆中主持刊刻的明农草堂印本《晚村先生家训真迹》为底本,以中华书局2015年版《吕留良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吕留良诗文集》为参校本,并从《吕晚村先生文集》等中补入若干与家训密切相关的篇目,以体现吕留良家训教导的完整性。按照丛书体例,在家训原文之后,相继予以今译、简注,并进行实践要点的提示,以充分发挥传统家训的当代价值。 吕留良家训包括四大总纲和两大要点。四大总纲为:一、敬顺,用以伸张儒家孝悌之道;二、无私,促进家族成员和睦相处;三、勤俭,确保家族长治久安;四、去邪,去除邪说妄言,避免搬弄是非。两大要点为:其一,关于读书治学,倡导节义之道,以“勤”“严”为治学法门,将读书视为明理、知性的重要手段,认为治学高于治生;其二,关于为人处世,以敬爱、严慈为原则。
名贤集
蒙学读本。一卷。作者不详。从内容上分析,为南宋以后儒家学者撰辑。全书共一千八百八十二字。分为四段:第一段为四字句,第二段为五字句,第三段为六字句,第四段为七字句。均以韵文编成。全书汇辑孔、孟以来历代名人贤士的嘉言懿行以及民间流传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治学修身等方面的格言谚语,多富有哲理性,耐人寻味,给人启迪。
贯唯集
《贯唯集》一名《通意子医案》,作者号璇玑洞主通意子,不载姓名,生于公元1825年,卒年不详。行医五十年以上,师承有自。《贯唯集》共载医案247则(复诊除外),包括内、妇、儿、眼等科共32个病种,均为“业经见效者”(自序),由其门人辈笔录汇集而成。
七剑下辽东
清末民初北方武侠小说作家郑证因著。本书叙述清代终南派剑客陆达夫,年轻时因家境贫寒,误入歧途,投靠浙南股匪双头蛇叶云,沦为盗匪。后为孝女冯慧敏割臂疗亲的义举所感动,为救冯氏一家,不惜泄底,金盆洗手,遭匪首叶云追杀,他虽得幸逃脱,但全家却惨遭屠杀。为报此深仇大恨。他远走他方,偶遇名师,终南学艺。此后,艺成下终南,仗剑访仇家。在南海渔夫谷寿民、孤松老人李天民、铁臂苍猿朱鼎、武当大侠萧寅、擒龙手厉南溪等剑客、大侠协助下。与叶云纠集的关东三省绿林道展开生死较量。最后七剑齐会,生擒叶云,使得陆达夫二十年灭门血债得以偿还,并使南海少林派得以清理门户,惩处本门孽徒。
孟子传
二十九卷。宋张九成(1092—1159)撰。张九成字子韶,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绍兴二年(1132)中状元,历任佥判、著作郎、礼部侍郎等职。反对秦桧和金,又被诬与禅师宗杲交游,谤讪朝庭,一贬再贬。自号横浦居士、无垢居士,谥文忠。其学术思想宗程门理学,曾师事杨时,但受佛教影响,有援佛入儒之意,被朱熹指为“阳儒阴释”、“洪水猛兽”。有《横浦文集》、《孟子传》等著述。《宋志》载张九成《孟子传》三十六卷,《郡斋读书志》赵希弁《附志》著录张九成《孟子解》三十六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张九成《孟子解》十四卷,马端临《文献通考》亦著录《孟子解》十四卷,或作《孟子解》、或作《孟子传》,或十四卷、或三十六卷,是同一书卷帙分合不同。《四库提要》以为《文献通考》卷数传写有误,实属臆断。九成之前有冯休《删孟子》、李觏《常语》、司马光《疑孟》、晁说之《诋孟》、郑厚(字叔友)《艺圃折衷》诸书,皆掊击孟子。九成此书特别阐发义利之辨,认为孟子尊王道、贱霸道有大功,拨乱反正有大用。全书致力于阐发宏旨,并不笺释文句,类似论体。言辞切近事理,少空寂之语。《四库提要》称此书“在九成诸作中,此为最醇”。该书传本很少,宋刻本、元明本均已不传,四库底本及清琴川毛氏影宋抄本,今归南京馆,并非全本,只二十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