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怀海禅师语录

作者:百丈怀海
百丈怀海禅师语录

唐代僧百丈怀海(720~814)撰。据全唐文卷四六六陈诩所撰之唐洪州百丈山故怀海禅师塔铭并序谓,百丈语录之编集者为门人神行梵云,然百丈语录曾一度散轶,至明代始再行编印,而编者姓名不详。本书今分别以语录、广录等名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九册(四家语录卷二、卷三),及第一一八册古尊宿语录卷一、卷二。内容皆系长文之垂示,百丈引用报恩、涅槃、迦叶、宝积等经,及宝志、傅翕、僧肇等人之语句,并论述华严、金刚、般若等经之说,由此诸说可略窥百丈思想之一斑。

百丈怀海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遥远的野玫瑰村

遥远的野玫瑰村

《遥远的野玫瑰村》九篇文字讲的或是生者对逝者的眷恋不舍,或是身处绝境的人绝处逢生得到来自异世界的人或动物的帮助,故事引人若“日本聊斋”,给人一种在困顿中犹有光明,逝者总会化成种种形状来帮助生者的希望,读来让人动容难忘。本书曾获“野间儿童文学奖”。

太上玄天真武无上将军箓

太上玄天真武无上将军箓

太上玄天真武无上将军箓,撰人不详。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书中提及明初正一天师张正常、张宇初、张宇清等人,应为明代正一派道士所作。此书叙述传度真武将军符箓之法。内载玄天大圣真武无上将军神像、符图、部下将官吏兵名额,以及摄鬼神咒、祛鬼神咒、煞鬼神咒。又载受箓盟仪,请箓法词及真师名讳。据称依法得受此箓,可以「保命护身,延生度厄,辟除魔魅,断灭不祥」。

道门十规

道门十规

明代张宇初撰。一卷。认为清静为立教之本,性命神气为内修之要。学道修道就在解决“性命”的问题,道学即性命之学,并抨击扶鸾、附体、照水、圆光诸邪说。全书十章,对道教的渊源和流派,立教本旨及应遵循的规范, 都有简明扼要的叙述。收入《道藏》第988册。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1947-1948,未完篇),写作于抗战胜利、内战正在进行之时的小说,是废名在北平追忆之前抗战时期家乡避难生活、阐述自己所悟之道的作品。比起之前三十年代初的虚构小说《莫须有先生传》,废名强调它“完全是事实,其中五伦俱全……牠可以说是历史,牠简直还是一部哲学”,这一方面提示我们,《坐飞机以后》很大程度上是真实叙述废名避难生活的一部自叙传,其中的主人公“莫须有先生”在接下来的讨论中一般来说即可被等同于废名本人;另一方面,作品中强烈的现实关怀和针对性、囊括万有的大文学观,使得这成为一部面对中国局势积极发言之作,也可看作是新文学传统中前无古人的一次文学试验。本文正是试图以这部小说为中心,参证于四十年代废名的几个思想文本,考察废名在抗战期间的思想面貌以及他以家长、教师身份参与的乡土社会实践。本文将思想的状态和在乡土社会中的角色扮演放在一起说,主要是基于这么一个认识,即个人和历史发生关系,很多时候并不是脱离社会网络的五四式独异个人与抽象的整体历史的碰撞,而应该是通过个人加入到具体社会关系中去实践,产生与历史的结构性关联。而人的思想认识和这种处身的结构是相互作用的。废名思考的是,作为一个现代中国的“读书人”,应该有怎样的世界观和人格,又怎样参与中国社会结构,安顿和教化百姓,尽自己的力量促进抗战建国。

心赋注

心赋注

四卷。宋·永明延寿述。明·崇祯七年(1634)刊行。又名《注心赋》。收在《卍续藏》第一一一册、《禅宗全书》第三十九册。永明延寿,字仲玄,赐号‘智觉禅师’,天台德韶法嗣、大鉴下十二世、法眼三世。宋太祖建隆二年(961)住永明寺,达十五年;开宝八年(975)示寂。本书是师于永明寺时之著述,主要依据《楞伽经》中‘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一语,以赋绝待灵知之一心,并引用诸经论自作注释。在本书中,师谓此心系‘觉王同禀,祖胤亲传,大开真俗之本,独标天地之先,常为诸佛之师,能含众妙。恒作群贤之母,可谓幽玄。灵性有珠,该通匪一。千途尽向于众生,万象皆从于此出。’‘可谓履道之通衢,悟宗之真诀。’阐明统合一代时教应归入此一心。书中注释部份所引用之经论颇多,有《楞严》、《净名》、《金刚》、《圆觉》、《涅槃》、《法华》、《华严》等诸大乘经;《大智度论》、《肇论》、《释摩诃衍论》、《起信论》、《唯识论疏》等诸论,以及《高僧传》、《永嘉集》、《信心铭》、《证道歌》等书。卷末另附有〈音释〉一卷。

昭觉竹峰续禅师语录

昭觉竹峰续禅师语录

六卷,清真续说,实悟、德纪编,周辅泰序,周又英序,周飞熊序,王前驱序。南岳下第三十七世,嗣佛冤纲。附德云悟禅师语录,清实悟说,性满录,南岳下第三十八世,嗣竹峯续。依驹本增入并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