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业道经

作者:佚名
十善业道经

全一卷。唐代实叉难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系佛在龙宫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内容为有关十善业之功德。经载,永离十恶而修行十善者,有如下之功德:离杀生者成就十离恼法,离偷盗者得十种可保信法,离邪行者得四种智所赞法,离妄语者得八种天所赞法,离两舌者得五种不可坏法,离恶口者成就八种净业,离绮语者成就三种决定,离贪欲者成就五种自在,离嗔恚者得八种喜悦心法,离邪见者得成就十功德法。本经为‘海龙王经’中十德六度品之抄译,北宋施护所译之‘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经’为其同本异译。

猜你喜欢的书

少女的港湾

少女的港湾

《少女的港湾》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跨越时代的少女小说杰作。这部作品是当时受川端指导的新人作家中里恒子的底稿基础上,川端加以校订、加笔指导和修改,两人共同执笔合作之作。本书细腻真实地描绘了少女间隐秘纯洁的感情,在日本学生中广为流传。1938年出版单行本后,5年内加印47次,成为当时最为畅销的作品之一。柔弱的三千子一走进教会学校就收到了来自五年级的洋子和四年级的克子情意绵绵的情信。三千子最终选择了善良温柔得如同天使一般的洋子做“姐姐”,婉拒了热情洋溢充满活力的克子。三千子和洋子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日子,但在外出度假时又被活泼好胜的克子所吸引,这使得三千子内心充满挣扎 。

半江集

半江集

明代诗文别集。赵宽(字栗夫,号半江)著。初由赵宽邑人王思诚在正德间刊刻,凡12卷。前有正德十年(1515)王守仁序、正德十一年费宏序。王守仁序中叹惜其遗稿散佚。嘉靖末在三江毛太史故第发现赵宽手稿1册,其子赵禴掇拾补辑,重刻为15卷本,凡诗8卷、文7卷,并增有嘉靖四十年(1561)徐师曾等序。今存有此刻本。《四库全书》存目著录的即是嘉靖刻本。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评其人说:“栗夫少有声场屋,会试出吴文定(宽)之门,开榜日颇以吴士为嫌,主司召试诗赋,下笔数千言,葩藻夺目,论者乃服。”陈田《明诗纪事》评其诗说:“栗夫集名半江,邵文敬(珪)亦名半江,诗品略相似。”其诗文创作皆有台阁气。

存存斋医话稿

存存斋医话稿

医话。清赵晴初撰。三卷。晴初字彦晖,会稽 (今浙江绍兴) 人。清末医家。认为“医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必精而专,始能由博反约”。后将其见闻及心得笔记整理辑成是编传于世。本书初刊于光绪七年(1881)。书中共载医话七十四则,不分类别,不拘体例,不立标题。阐述医理、辨证用药,改正本草,评论医家,强调辨证论治,指出设方立名在于规矩准绳,昭示来学,非谓某方一定治某病,某病一定用某方。这种认识对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灵活用药,颇有裨益。所论确有见地,为后人所重。有一九一五年绍兴裘氏刊本,一九三六年《珍本医书集成》本。

净土辑要

净土辑要

《净土辑要》辑古今提倡净土法门诸要义,以为一书,分为三篇。印光法师鉴定,苦行居士原著。上篇辑录《增订广长舌》,以为初机入门之阶。中篇则辑录龙舒居士等祖师大德最切要、最圆顿诸开示,以期由浅入深,领略净土法门之旨趣。下篇辑录念佛仪式,净土日课经咒,及回向诸文,以为朝暮课诵之仪轨。

慈受怀深禅师广录

慈受怀深禅师广录

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四卷,宋怀深说,善清、善随等编,韩驹序、佚名序(卷三)。大鉴下第十四世,嗣长芦信。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

凡五卷。隋代智顗说,灌顶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系后秦鸠摩罗什所译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二卷之注释书。初以五重玄义叙述经之大意,次为入文解释。据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载,智顗在陈末时宣讲仁王般若经二次。本书之注释方式与天台三大部等大致相同,以五重玄义、四释等解释经,唯释义缺乏生动,或为后人假托之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