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
此卷包括三篇论文。1.《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发表于1905年,该文分别就诙谐的技巧、目的、动机、心理起因及诙谐与梦、潜意识的关系做了深入的探讨。2.《精神分析中潜意识的注释》发表于1912年,该文简明扼要地揭示了潜意识的含义及其在精神分析中的地位和意义。3.《论潜意识》发表于1915年,是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一篇重要论文,也是他论述心理学基本理论方面的代表性文章之一。
内训
明成祖徐皇后为教育宫中妇女所写。成书于永乐二年(1404年)。全书包括德性、修身、慎言、谨行、勤励、节俭、警戒、积善、迁善、崇圣训、景贤范、事父母、事君、事舅姑、奉祭祀、母仪、睦亲、慈幼、逮下、待外戚等二十章。《内训》首章即讲女子的德性在于孝敬、柔顺而“能配君子”,要求女子“仁以居之,义以行之,智以烛之,信以守之,礼以体之。”教导凡为妻者要明阴阳之大义,“能推是适”,以事其夫,要“体柔顺……服三从之训。”要求女子“秉坤仪”、“著母德”,以“父天母地”来说明三从四德的孝顺、节义是合理的,天经地义的。《内训》在较多地从理论上阐扬封建妇道同时,特别选辑了先人的女教典训,在“崇圣训”、“景贤范”诸篇中阐发了古哲先贤的“嘉言善行”作为妇女学习的典范。要求培养专一主内,有“内助之德”,行“内助之功”,绝对顺从的贤妻、良母、孝妇、贞女。万历八年(1580年),明神宗颁令刻印《内训》,“使庶民之家得以训诲女子”。此后,王相以传统的儒教思想对此书加以笺注,并收入《女四书》中,成为封建社会的女教教材,对后世影响很大。
性命圭旨
中国道教气功重要著作。明代尹真人高弟著。重刊广传始自清康熙间。收入道藏精华录第9册。本书分元、享、利、贞4集,均以图配文,广撷先人功诀,以贯穿三教合一、性命双修为宗旨,系统阐述了内丹理论与具体修持层次。全书汇融道、佛、儒各家之说,以图配文,阐述道家内炼理论及具体功法,而其大要归于道教。书中论述内丹颇为详细,强调性命双修。本书内容丰富,阐述详切,绘图精工,为后学所称道,较有影响。
太平花
现代长篇小说。张恨水著。初载1931年9月1日至1933年3月26日上海《新闻报》副刊《快活林》。上海三友书社1933年6月初版。收作者《自序》1篇。作品以北京黎明报旅行记者李守自在江北地区的采访活动为线索,描写“九一八”事变前后中国动荡不宁的社会现实。前半部分主要反映军阀混战、同室操戈的动乱现实,后半部分主要描写“九一八”事变以后国难当头,各路军队尽弃前嫌,保家卫国,同仇敌忾的抗战生活。全书穿插着李守白与韩小梅和贞妹两位少女的爱情纠葛。作品中的太平花是江北安乐窝三宝的总称,一是稀世名花,二是江北地区的流行小调,三是美丽的乡姑韩小梅的别名。这里寄寓着中国人民希望和平、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作品通过“如有如无的太平花和那实实在在帝国主义者侵略的利器飞机的互相照映”,“象征着中国的情形”,其主旨是以太平花这一“国家之瑞征”来“反映国家之不太平”(《自序》)。
三正考
二卷。清吴鼐撰。此书为研究《春秋》历法所作。《春秋》一书所采用之历法,汉晋诸儒皆以为周正,至唐刘知几《史通》始提出用夏正之说。宋代大儒程颐因《论语》载有孔子“行夏之时”一语,遂提出“夏时”说,胡安国《春秋传》本其说而发挥之,提出“夏时冠周月”之说,由此引起一场纷争。元李廉着《夏周正辨疑》、明张以宁着《春王正月考》,驳斥胡安国说。吴鼐此书取李廉、张以宁之说,节其繁冗,并增加清代诸儒所论,补其未备,以驳斥胡安国、蔡德晋“改月不改时”及诸儒“时月俱不改”之说,以明《左传》“王周正月”之旨。其书辨证极有根据。其中“三正通于民俗”一条,引陈廷敬、吕祖谦、蔡德晋、顾炎武诸儒之说,于先秦诸书所纪年月差异之处,一一详加分析,以明《春秋》之用周正。其书卷首有《改时改月图》;卷一有《造历之初建子》、《唐虞建寅》、《夏正建寅》、《商正建丑》、《周正建子》、《三代改时之证》、《三代改月之证》、《冬不可为春辨》、《商周分至不系时》、《三正通于民俗》、《秦正建亥》诸条;卷二则专驳赵汸、程颐、胡安国、蔡德晋、陈傅良、程端学、吴楠之说,重点驳胡氏之说。现存《经学丛书》本、励守谦家藏本。
华严法界玄镜
凡二卷。唐代澄观撰。又称华严法界观玄镜、法界玄镜、玄镜。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为华严宗初祖杜顺所撰华严法界观门之注释书。本书作于华严大疏之后。书名玄镜,系根据‘一镜摄九镜’之譬喻而来。内容系就杜顺所说之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等法界三观,而述说四法界,以明示法界之相有三,而总具四种之理。又主张十玄门系出自周遍含容观之十门等。宗密之注华严法界观门即承本书而作之简要注释,而华严法界观门之广为流布,可谓深受此二书之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