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婆塞戒经
作者:佚名
梵名Upa^saka -s/i^=la-su^tra 。凡七卷,或五卷、六卷、十卷。又称善生经、优婆塞戒本。北凉昙无谶译(426)。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现唯存汉译本。系善生长者为大乘在家信者(优婆塞)说三归五戒等。乃由长阿含及中阿含中之善生?经(六方礼经),敷演成为一部大乘经典。本经分二十八品,说明菩萨之发心、立愿、修学、持戒、精进、禅定、智慧等。特别在受持品中,除说明在家菩萨应受五戒之外,更提出六重、二十八失意等,通于梵网经所说十重四十八轻戒之大乘独有之戒法。六重法即不杀生、不偷盗、不虚说、不邪?淫、不说四众过、不酤酒。二十八失意即包含有关不供养师长、饮酒、不看护病患等条文。经中除引用法华、大城、智印、鹿子等经外,并述及北本涅槃经卷二十六所说之生因了因说,更举出昙无德、弥沙塞、萨婆多等部派之名,故在经典成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以本经阐说大乘戒,因此特别受我国重视。
猜你喜欢的书
始丰稿
十四卷。明徐一夔撰。徐一夔,字大章,天台 (今属浙江)人。元末曾为建宁路教授,洪武二年 (1369) 征修 《礼书》,书成,授杭州教授,洪武六年(1373)与修 《日历》书成,将授翰林院官,以疾辞之,归乡。著有《始丰类稿》十四卷、《艺圃搜奇》十八卷。其文稿传世极少。今行世有两种二本。其一本六卷,即朱彝尊家所藏。此本自一卷至 三卷为前稿,自四卷至十四卷为后稿,皆杂文无诗,另一本为王士禛家所藏。据《千顷堂书目》载徐一夔《始丰类稿》十五卷,此本所佚不过诗一卷。其文皆谨严有法度,无元季冗沓之习。其与王祎论修史书,《明史》载之于本传。陈继儒尝称其《宋行宫考》、《吴越国考》研核精确。 王士禛又称其 《钱塘铁箭辨》精于考核。 其《欧史十国年谱备证》一篇,谓欧阳氏于吴越改元,止据宝石山制称宝正六年 (931)为证。徐一夔复得钱镠将许俊墓砖有宝正三年字,以证欧史之不诬。又谓元瓘袭位后,不复改元。立说皆有根据。观其所辨,始知明嘉靖间钱德洪所撰《吴越世家疑辨》,谓改元之事别无证据者,特为先世讳。此集所作只是多资考证,不求其文之工。四库已存目。
孙膑兵法
中国古代军事著作。战国中期孙膑著 (为其门弟子所记,可能有部分自著)。《汉书·艺文志 ·兵书略》著录“《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隋书· 经籍志》已不见著录。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 中发现其残简,经整理后编定为《孙膑兵法》。共收入竹 简三百六十四枚,一万一千余字,分上下两编,各十五 篇,共三十篇。上编有:《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 《陈忌问垒》、《篡卒》、《月战》、《八阵》、《地葆》、《势备》、 《兵情》、《行篡》、《杀士》、《延气》、《官一》、《强兵》,下编 有:《十阵》、《十问》、《略甲》、《客主人分》、《善者》、《五 名五恭》、《兵失》、《将义》、《将德》、《将败》、《将失》、《雄 牝城》、《五度九夺》、《积疏》、《奇正》。由于简文残缺不 全,有些篇题是由整理者根据内容补加,《杀士》、《略 甲》等篇大多无法写出。虽其缺残,但仍可从中窥出其 军事思想之概略。它是对战国中期以前战争经验的总 结,是对《孙子兵法》的继承和发展。内容主要讲治军和 战略战术的原则,包含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是中 国军事理论的一份珍贵遗产。现有山东临沂银雀山汉 墓竹简整理小组编《孙膑兵法》,张震泽《孙膑兵法校 理》等,可供研究参考。
三国演义诗词集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本书收录三国演义书中两百余首诗词,品读英雄壮志,重温经典名著的震撼魅力。
后汉通俗演义
有汉一代,史家分为两撅,号为前、后汉,亦称东西汉,这因为汉朝四百年来,中经王莽篡国,居然僭位一十八年,所以王莽以前,叫作前汉,王莽以后,叫作后汉。且前汉建都陕西,故云西汉,后汉建都洛阳,故云东汉。 《前汉演义》百回,自秦始皇起头至王莽篡国为止,此编从前编接入,始自王莽,结局三国。《前汉演义》附秦朝,《后汉演义》附三国首尾相对却也是一个无独有偶的创格。 若要论及后汉的兴亡,比前汉还要复杂:王莽篡国,祸由元后。外戚为害,至于此,光武中兴惩前毖后,亲揽大权,力防外威预政;明帝尤有父风,章帝初政可观;和帝以后,国事日非,外戚,宦官争斗,终至同归于尽,国家大权归入州牧掌握,群雄争霸,弱肉强食,遂有三国。总计自光武至章帝,是君王专政的时代,自和帝至桓帝,是外戚、宦官更迭擅权的时代;若献帝一朝.变端百出,初为乱党交讧时代,继为方镇纷争时代,终为三国角逐时代……民国蔡东藩在“演义救国”思想指导下创作的系列长篇历史小说之一,写刘秀光武中兴至三国混战一段历史。这是一部以正史为经,轶闻为纬,体例特殊,自批自注的演义巨作。全书文笔亲切自然,通俗易懂。
春秋究遗
十六卷,清叶酉著。此书多宗其师方苞《春秋通论》,时有异同。对胡安国《春秋传》苛刻之说,《公羊》、《谷梁》附会之例,全弃置不取。于《左传》也多纠正,往往连其事迹也予以怀疑。总体上能准情度理,多得经义。所分变例、特文、隐文、阙文,较他书亦有条理。
大黑天神法
大黑天神法,一卷,唐神恺记,日本佚名题记,快瑜题记,智好题记,快道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