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经典100句——法华经

作者:佚名
佛学经典100句——法华经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属于初期大乘佛教经典。内容相当多元丰富,讨论的问题诸如:如来出世本怀、菩萨如何践行菩萨道、女性可以成佛吗,恶人如提婆达多可以成佛吗,是相当根本的问题,也是当代思潮有兴趣或不能忽视的议题。本经也是一部文学作品,著名的“法华七喻”脍炙人口,火宅喻、穷子喻、药草喻、化城喻、衣珠喻、髻珠喻、医子喻。以譬喻说法是本经的特色之一。例如药草喻,以上中下三种草木为喻,说大雨普施大地,而众生根器有别,雨露滋润秉承有异;在火宅喻举牛车、鹿车、羊车为喻,指出各种车种为各人所喜好,承载量亦各不同。

猜你喜欢的书

亨利五世

亨利五世

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 (1564—1616) 于1599年写成的一出历史剧。剧情紧接《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登基后,为取得法国王位的继承权,打算御驾亲征。他询问坎特伯雷主教,这次亲征是否师出有名。主教发表长篇大论,充分论证“他们拿不出什么理由可以反对陛下向法兰西提出王位的要求”。亨利五世踌躇满志,率军远征。在路经索斯安普敦时,他逮捕了剑桥伯爵、斯克鲁普勋爵和葛雷爵士三个卖国贼,因为他们接受法王的贿赂,阴谋杀害国王。清除了内患,军队又在法国边境首战告捷,一举攻下哈弗娄城。最后又在阿金库尔大会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迫使法王订立城下之盟,答应将女儿凯瑟琳公主许配亨利五世,并由英王继承法国王位。本剧以贺林希德的编年史为创作素材,艺术地展现了英、法两国在百年战争中的一个重大事件——阿金库尔大会战的历史性场面。剧中作为莎士比亚理想君主的形象--亨利五世的礼贤下士、谦恭宽大、英勇机智、临危不惧的帝王气概和美好品质都得到了生动具体的表现。剧中写他在大战前夕,作为一国之君能放下架子,亲自到兵营接触普通士兵,了解军情,就是极为传神的一笔。作者还刻划了几个福斯塔夫式的人物,如毕斯托尔、尼姆、巴道夫等,他们继续在剧中创造着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图画,使剧作的主题、内容都得到丰富和拓展,从而具有宏大的史诗般的风格。剧作也表现了人文主义者莎士比亚在君主、政治、战争和人民等问题上的立场和观点。本剧与《亨利四世》、《理查三世》 一样,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作中有代表性的作品。

晚饭花集

晚饭花集

当代短篇小说集。汪曾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3月初版。收短篇小说31篇。作于1981至1983年间。本集的小说大都取材于江苏高邮地区三、四十年代的城乡生活,或写古典文化熏陶出来的知识分子,或写以市井生活为中心的各类市民。《徙》集中揭示了知识分子的事业悲剧:前清举人谈甓渔饱读诗书,风流一世而身后著作淹没于书箧之中,无人知晓;小学教师高鹏性情耿介方正,不苟合于世,他抗争一生一事无成;高鹏的女儿高雪师范毕业之后,不满足于闭塞狭小的生活天地,抑郁而死。《晚饭花》是以3类不同命运的妇女性格素描为内容的短篇小辑,第1篇《珠子灯》刻划了深受封建文化影响的孙小姐懦弱的性格;第2篇《晚饭花》描写了在贫寒家境中长大的王玉英,明知未婚夫风流浪荡,但仍乐于出嫁的故事;第3篇《三姊妹出嫁》通过馄饨小贩秦老吉3个女儿热闹的出嫁场面,表现了市民阶层的妇女自觉而富有生气的生活。本集的小说深受传统的笔记小说的影响,用简洁的笔墨来摹写人事,逸笔草草,不求形似,风格平淡而奇崛,富有哲理性。

上清长生宝鉴图

上清长生宝鉴图

《上清长生宝鉴图》,撰人不详。从内容看应为六朝或隋唐上清派图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灵图类。内载「长生宝鉴图」三幅、「明镜图符」四幅。各图分别饰以镜铭、八卦、干支、生肖、星曜、符文。图前录铭文一首,略言神镜能伏魔通灵之意。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登坛符札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登坛符札妙诀

经名: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登坛符朮妙诀。撰人不祥,约出於东晋南期。原为《八素真经诀》之一,后分出单行。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上清大洞真经目》第三种著录有《上清八素真经服日月皇华》1卷,为六朝上清经。本经为太上述师弟传授经诀告盟仪式,包括筑坛、诵咒、埋符、存思、奉法信等。

十力语要

十力语要

熊十力论学语录、笔札的汇编。凡四卷。卷一以1935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十力论学语辑略》为基础略加修改,并补进四十年代初的若干书札而成。卷二收录了1936至1938年及1940年短札,曾于1940年单印行世。卷三收录了1942至1947年的文章书信和生平自叙,其中阐释《新唯识论》主旨的一些重要文章曾在《哲学评论》、《文哲月刊》、《思想与时代》等刊物上发表过。卷四即以作者于1930年自印的《尊闻录》为基础,增加了部分抗战期间的短札而成。作者在《增订十力语要缘起》中说:“此四卷之书,虽信手写来,信口道出,而其中自有关于哲学思想上许多问题及作人与为学精神之砥砺者,似未容抛弃。”本书对中、西、印文化和哲学均有所论列,从中可以了解作者各个时期的思想变化及“新唯识论”体系萌发、形成、发展的过程。通行本为1947年湖北“十力丛书”本。

石鼓论语答问

石鼓论语答问

三卷。南宋戴溪撰。戴溪字肖望,人称岷隐先生,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淳熙五年(1178)“别头省试”第一,官至兵部侍郎。曾奉太子赵询之命类编《易》、《诗》、《书》、《春秋》、《论语》、《孟子》、《资治通鉴》等书,著有《石鼓论语答问》、《易经总说》、《曲礼口义》、《续吕氏家塾读诗记》等。谥文端。光宗时,戴溪领石鼓书院山长期间撰此书,故名《石鼓论语答问》。此书阐发《论语》义理,持论较平允,但于名物训诂方面间有疏误,虽然如此,仍不失为一本较有价值的书,朱熹以为近于道。《四库全书》底本为江苏巡抚采进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