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课 佛
- 第二课 释迦牟尼佛 (一)
- 第三课 释迦牟尼佛(二)
- 第一、二、三课 综合指要
- 第四课 药师佛
- 第五课 如来十号
- 第六课 佛法
- 第四、五、六课 综合指要
- 第七课 菩萨
- 第八课 弥勒菩萨
- 第九课 中国四大名山 (一)
- 第七、八、九课 综合指要
- 第十课 中国四大名山 (二)
- 第十一课 六波罗蜜 (一)
- 第十二课 六波罗蜜 (二)
- 第十、十一、十二 课综合指要
- 第十三课 维摩诘居士
- 第十四课 菩萨十地
- 第十五课 四摄法 四无量心 四弘誓愿
- 第十三、十四、十五课 综合指要
- 第十六 僧与六和敬
- 第十七课 四圣谛
- 第十八课 声闻四果
- 第十六、十七、十八课 综合指要
- 第十九课 缘觉乘和十二因缘 (一)
- 第二十课 缘觉乘和十二因缘 (二)
- 第二十一课 皈依三宝
- 第十九、二十、廿一课 综合指要
- 第二十二课 七众与戒律
- 第二十三课 六道轮回 (一)
- 第二十四课 六道轮回 (二)
- 第廿二、廿三、廿四课 综合指要
- 第二十五课 十善业道 (一)
- 第二十六课 十善业道 (二)
- 第二十七课 五蕴皆空
- 第廿五、廿六、廿七课 综合指要
- 第二十八课 饮酒的过失
- 第三十课 劫及世界成坏
- 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课 综合指要
- 第三十一课 大小三灾
- 第三十二课 五浊恶世
- 第三十三课 无间地狱与阎罗王
- 第卅一、卅二、卅三课 综合指要
- 第三十四课 三十七道品 (一)
- 第三十五课 三十七道品 (二)
- 第三十六课 三十七道品 (三)
- 第卅四、卅五、卅六课 综合指要
猜你喜欢的书
康熙息县续志
康熙息县续志,八卷,清蒋彪纂修,清康熙三十二年,息县, 在河南省东南部。属信阳市。
俞楼诗记
诗话,一卷,近代俞樾著。俞楼,又称小曲院,在杭州西湖孤山西麓西泠印社旁,为清末著名学者俞樾主持杭州诂经精舍时的寓所。此楼由其学生出资筹建,楼为三层,背山面湖,与湖光山色朝夕相伴。楼后有一小池名瓢池,山泉入注,情趣无穷。
太平军两次攻占杭州亲历记
原题“论杭州一再遭发匪陷城故事”,红丝八行纸墨书正楷29页,剑桥大学未编号箱收藏,不著撰人。从文中可知,其人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克杭州后曾被太平军俘获。
妇人集
一卷。清陈维崧(1625—1682)撰。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宜兴 (今属江苏)人。康熙十八年 (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入馆修《明史》,后病卒。著有 《箧衍集》(已著录)。是集收录了有关明末清初一些颇有才气和行为贞烈女子的资料(包括其生平及著述等),如长平公主、宗梅岑、袁氏三女、桐城姚夫人、会稽商夫人、钱塘陆么凤等。每述一人,辄详述其生平事迹 (尤其贞烈之行)和主要著述,并广征博引,于文中详加注释。集中所述及妇女的故事,大多有哀怨,凄惋之意,反映了战争年代,国破家亡流散妇女的悲惨命运。是一部研究明末清初、尤其是南明妇女问题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书。其所引之材料,如董以宁 《楚游闻见录》、汪婉 《钝翁说铃》、钱谦益《文江集》、孙承泽《春明梦余录》等亦是研究明清之季笔记小说的参考材料。现存最早刊本是道光二十一年(1841)刻本,如皋冒丹注。后重刻于道光二十六年丙午 (1846),录入 《海山仙馆丛书》。
金刚经感应事迹
读诵《金刚经》可以消除罪业、增长善根、转祸为福、化愚痴成智慧的例子,就更多了。许止净居士选取古今典籍中的感应事迹,分类述颂;他的友人刘契净,又为这些事迹作注解,使读者都知道《金刚经》义理渊深,功德广大,生正信心,努力效法前人修行,随其功行浅深,也能得到种种利益。
僧羯磨
律学著述。唐怀素集。三卷。系集录《四分律》中羯磨部分之别行本。全书立“方便篇”至“修奉篇”共十七篇文。历代大藏经均有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