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

作者:佚名
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

一卷,唐不空译。说五类护摩之仪轨不同:一息灾,二增益,三降伏,四钩召,五敬爱。有二本:一明藏所载,师子国沙门释智藏译(智藏为不空原名)。一日本空海等请回本国者,不空译。载于明藏者,文有烂脱,无八天形像,又彼此之文互有详略。今藏经两收之。

猜你喜欢的书

庄靖集

庄靖集

一名《庄靖先生遗集》。金代诗文别集。10卷。李俊民著。李俊民卒后,元世祖赐其谥号为“庄靖”。《庄靖集》存诗7卷,文3卷。其中卷1存古赋2篇,四言古诗10首,五言古诗14首,七言古诗36首;卷2存五言律诗39首,七言律诗140首;卷3存五言绝句120首,六言绝句25首;卷4存七言绝句139首;卷5存七言绝句131首;卷6存七言绝句52首(其中5首有目无诗),七言绝句集古120首;卷7存乐府28题67首;卷8存序3篇,传1篇,谱1篇,记11篇;卷9存碑铭6篇,赞1篇,启2篇,榜12篇,青词17篇;卷10存祭文8篇,疏25篇,表2篇,上梁文6篇,杂著8篇。刘瀛在《庄靖集序》中称李俊民:“其文章典赡华实相副,字字有源流,句句有根抵,格律清新似坡仙,句法奇杰似山谷,集句圆熟,脉胳贯穿半山老人之体也。雄篇钜章,奔腾放逸,昌黎之亚也。小诗高古涵蓄,尤有理致而极工巧,非得天地之秀,其孰能与比。”《庄靖集》原刊本已佚失,今存主要版本有明正德三年(1508)李瀚刻本、清乾隆二十八年(1773)刻本及数种清抄本。

医学指要

医学指要

综合性医学理论著作。6卷。清蔡贻绩编撰。《医学四要》丛书之一。是书卷一为脏腑系属图说、改正内景图等13篇; 卷二为先天根本论,后天根本论等16篇; 卷三为二十八脉指要; 卷四为脉义之要、脉度之要等12篇; 卷五为症治举要、诊治六部虚实等20篇; 卷六为补药得宜论、治法提纲等15篇。全编先论脏腑经络以明脉之原,按证施治以推脉之用; 次论脉之体象、主病、兼病以明脉之体用; 再举病症、治法并伤寒、妇女、小儿脉要以明各病症脉象。作者以为医务先求医之要旨,其道至巨,其理至微,不求其要则茫然莫识指归,执其要则由万汇于一,由博返于约,触类旁通,辨证施治方能不失规矩而游刃有余。

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

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

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原题「云峰散人永嘉夏宗禹著」。宗禹即南宋夏元鼎。七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编首载宝庆三年(1227)真德秀〈序〉,谓夏氏所撰《悟真讲义》,「章剖句析,读之使人焕然无疑」。全书取《悟真篇》正编诗词九十三首逐一诠释,而不取该书附录之禅宗歌颂诗曲杂言。注文依张伯端「三教合一」之旨,征引丹书以阐发内丹修炼之旨。所述丹法属南宗,强调自身修炼,文字明白流畅。

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

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

道教经书。不著撰人。卷一末尾有上清大洞三景法师路时中附记,称于宣和庚子(1120)上元夜入室存真,见赵升谓其有秘书藏于句曲山三茅大山之顶,后果于其地得石函帛书一卷,因厘为二十四品以传世。卷二十八末尾又有路时中称以上七品格言并大观元年(1107)正月十五至七月初七累受大教主天君密降口诀,后至宣和元年(1119)品书禁书并降笔以传真。绍兴戊寅(1158)天君降靖中授路时中与弟子翟汝文,于是得亲闻笔记。则此书有可能为南宋路时中及其弟子据所谓教主天君降授而编成。书中谓玉堂乃天心祖法之内秘,万法之所宗,三界所仰,自汉天师以来独传心印,别无杂术,惟正而已,正心正身,入于真仙之域。所谓玉堂,乃玉京山中自然梵炁结而为堂,此法教自玉京山出,故称玉堂。嗣玉堂者,与天为徒,即内修三光以成道,外运三光以为符,学者当以在身之三光合在天之三光。书中主张修心定心,认为天堂皆在我,地狱不离心;人心迷失真元而入幽境,虽千圣亦难着力;凡欲见我神,先在定我心,心定则妄定,妄定则心常清。全书三十卷,自前二十三卷收录二十四品之后,从第二十四卷起又有《玉堂大法宗旨》十一品,总计三十五品,依品修持,由浅入深。所说玉堂大法实为正一派符箓道法,包罗甚广,列出许多符咒并有神像,其神像的艺术价值较高;又吸收了内丹思想,可见宋代符箓道法受内丹学影响的情况。为研究宋代正一派符箓道法新特点新演化及道教艺术的参考史料。收入《道藏》洞真部方法类。

古楼观紫云衍庆集

古楼观紫云衍庆集

古楼观紫云衍庆集。元朱象先编撰。三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记传类。录古楼观唐、元碑记及唐、宋、元人题咏。

白话后汉书

白话后汉书

《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今本一百二十篇,分一百三十卷。记载汉光武建武元年(25)至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一百九十六年史事。范晔以《东观汉记》为主,综合十八家后汉书成是编。此为《后汉书》白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