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玄问答

作者:珍海
大乘玄问答

12卷,日本珍海抄。全书以问答的方式,对大乘佛教的诸多核心教义进行了深入探讨和阐释,这种形式使得论述更加清晰明了,也便于读者理解和思考,如针对 “二谛义”“佛性法性体义同异” 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问答论述。 涉及大乘佛教的众多重要义理,如二谛义、佛性、法性、报身佛等概念的辨析和阐释,几乎涵盖了大乘佛教教义的各个重要方面,为读者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大乘佛教义理体系。 在问答过程中,珍海对不同的教义观点进行了细致的辨析和评判,通过与其他师说的对比和讨论,彰显出自身观点的独特性和合理性,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大乘佛教义理的内涵与外延,如对 “二谛是理还是教” 的问题,与广州大亮法师等不同观点进行了深入辨析。

猜你喜欢的书

明天的学校

明天的学校

《明天的学校》是对当时正在实验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新型学校进行的革新所作的详细记录,主要包括约翰逊夫人的“有机学校”,梅里亚姆教授领导下的密歇根大学初等学校等。 这样一部著作,仅仅作为记录20世纪初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资料已经很有意义,杜威在书中还运用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培尔、蒙台梭利以及他自己的教育理论来论证了这场发生在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使本书更具研究价值。

绿霉火腿

绿霉火腿

本书发表于1921年。《绿霉火腿》写邬伯强到日本东京留学,因为带来的火腿长了绿霉而生出一系列事端,先是房东发难说他不应该把火腿挂在墙上,后是番头责难他没有把火腿挂到厕所里,直到朋友子琛来探望,火腿被番头等一干人吃掉,伯强才得到番头的尊重,但他还是觉得受不了民族歧视和人格侮辱而搬走了,反映了贫苦学生在经济压迫下的困顿苦闷,求学无门的艰辛无助。

乐府指迷

乐府指迷

词论。南宋沈义父撰。一卷。义父字伯时,吴江(今属江苏)人。宋亡,隐居不仕。此编前有沈氏自序,谓得词法于翁逢龙、吴文英,故作此以传子弟。作者对词篇创作中诸多理论问题用“得之所闻”,糅合己意,分门别类予以阐述。此书原附刻在明代陈耀文所编《花草粹编》卷首,共29条。第一条带有总论性质,开宗明义地表明了沈义父论词的4个标准,即:“音律欲其协,不协则成长短之诗;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味;发意不可太高,高则狂怪而失柔婉之意。”

行事钞诸家记标目

行事钞诸家记标目

行事钞诸家记标目,一卷,宋慧显集,日本戒月改录。

沙弥律仪要略增注

沙弥律仪要略增注

简称《沙弥要略增注》、《律仪要略增注》。律学著述。明袾宏辑,清弘赞注。二卷。系《沙弥律仪要略》的注释书。弘赞在前言中称:“《要略》一书,乃云栖大师(袾宏)于《沙弥十戒经》等辑出,其义切要,而文简略,以便初机沙弥习学。”本书上篇“戒律门”,含不杀生至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共十戒律;下篇“威仪门”,含敬大沙门至衣钵名相,共二十四章。本书见载于《嘉兴藏·又续藏》及日本《续藏经》。

佛三身赞

佛三身赞

全一卷。宋代法贤译。又作三身赞。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乃为对佛之法、报、化等三身赞叹之偈文,并说明佛之三身。三身各有一偈,每偈各以七字八行而成,复加回向偈,亦为七字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