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升序↑普瑞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旅食集
本集取名“旅食”,说明这里的文章都是记旅游与谈吃的。 汪曾祺所作游记尤重风景的人文意义,其文兼具文化性与文学性;汪曾祺谈吃的文章,也多文化意蕴,并非老饕炫技或者标榜见多识广,故有余味。
画学秘诀
旧题唐王维撰。维(701—760),字摩诘,祖籍祁县,后随父迁居蒲州(今永济),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给事中,“安史之乱”中迫为伪职,后左迁太子中允,终官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诗、书、画均精,兼通音乐等,诗以山水见长,诗中有画,画中寓诗,晚年醉心佛事。王维以诗享名于开元、天宝间,其书、画各尽其妙,为当时名流大家。相传王维所做《山水论》、《山水诀》,都是画工口诀,但王缙所编的《王维集》,却不见此篇。况且该书始著录于明代焦钁《国史经籍志》,词作骈体,句法格式等似南宋人语,故有人持疑,认为是后人依托王维之名伪作该书,明人又不加详考而粗滥收录。《四库全书总目》仅存其目,加以介绍。
太上求仙定录尺素真诀玉文
《太上求仙定录尺素真诀玉文》,原题「西城金母王夫人受」,当系南北朝上清派道士伪托。原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道士修行,须记诵诸天神名讳,方能定名仙录。诸真秘讳皆书于尺素,由法师盟誓传授,本书即法师传授弟子之诸真秘讳。书中首载传授尺素真诀之誓词,其次从各种古道书中抄出诸多神仙真人之名讳、符箓、简策、玉字内音、咒诀。征引古道书多至数十种,皆注明出处。篇末注称「此卷后缺」,盖已非全帙。
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一百二十卷。清陈邦彦(生卒年不详)奉敕编纂。陈邦彦,字世南,号春晖。陈元龙从子,浙江海宁人,康熙时人,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工小楷,著有《乌衣香牒》、《春驹小谱》。此书又称《历代题画诗类》,这是一部比较全面而系统地反映我国古代题画诗的总结性著作,凡一百二十卷,共分天文地舆、鸟兽、草木、以至宫室、器皿与一切登临览胜如山水、名胜、古迹、故实、闲适、人事、杂题等三十类,得诗八千九百余首。凡历代绘画范围之诗所及尽录之。每一大类之下又有若干小类目,天文部以唐代李行敏《观庆云图》为首;杂题类包括“诗无专属,或义取赏鉴,或意在应酬”(《凡例》)之作。题画诗以唐宋时为最盛,大多借此以“发其旨趣”,因而古人所作诗画有“可以触类而知所务”(同上)的作用。这对我们研究古代诗歌及绘画艺术均有一定的价值。现存清康熙四十六年丁亥 (1707) 最早刻本。
吴社编
笔记。明王穉登著。一卷。王曾长期居住吴中,是书专记吴中里社赛神之“会”。自序云:“吴风淫靡,喜讹尚怪,轻人道而重鬼神,舍医药而崇巫觋,毁宗庙而建淫祠,黜祖祢而尊野厉。呜呼!弊也久矣。”“每春夏之交,妄言神降”,于是有迎神赛会之俗。又曰:“凡神所栖舍,具威仪箫鼓杂戏迎之曰‘会’。优伶伎乐,粉墨绮缟,角抵鱼龙之属,缤纷陆离,靡不毕陈。香风花霭,迤逦日夕,翱翔去来,云屯鸟散,此则会之大略也。”是书详记会之名目,会之组成、扮演,还有“妆会”、“走会”、“舍会”的场面。扮演有“杂剧则”、“人物则”、“技术则”、“缠头则”、“乐部则”等。除民风民俗外,尚可了解江南一带戏曲之盛。有《八公游戏丛谈》本、《广百川学海》本、《宝颜堂秘笈》本、《王百穀全集》本及《续说郛》本等。
目连所问经
全一卷。北宋法天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内容叙述佛陀于王舍城竹林精舍回答目连所问,关于众生迷醉无惭愧,犯戒律应堕地狱之年数;罪分六项:行非法行、不依说法、行波逸提、犯吐罗钵底、犯僧伽婆尸沙法、犯波罗夷法。本经乃后汉安世高所译之犯罪戒报轻重经之异译本。二者之异,在于犯罪戒报轻重经无偈文,且无六项罪报之问辞。另据出三藏记卷四、法经录卷三等载,本经另有一同本异译本,亦称目连所问经,译者佚名,今已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