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臂陀罗尼经

作者:佚名
十八臂陀罗尼经

一卷,赵宋法觉译。佛对阿难说十八臂观音之陀罗尼。为阿难说,持者,消灭根本罪业,积集无量功德。

猜你喜欢的书

圣地

圣地

圣母玛利亚将于某年某日在法国某地显灵的秘密一经传出,世界各地的人们蜂拥而至。朝圣者形形色色,朝圣的目的也大相径庭,人群中有虔诚朝拜的信徒;有搜新猎奇的记者;有年轻漂亮的女演员;有沽名钓誉的商人;有怀着鬼胎且化名他人的大国政要;有图谋伺机滋事的恐怖组织成员……作者将充满金钱、情爱、权力等人欲横流的现实世界聚焦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世界宗教圣地),特定的时间(假设中的圣母显灵的日子),演化出一幕幕悬念层生、高潮迭起的传奇故事。

太上老君清静心经

太上老君清静心经

作者不详。今人考其产生于唐代。此经与《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的部分文字雷同,而文字稍长,并有七言偈句。经文以清静心为得道之旨要,说明道所以能得在于自心,不能得道是因为“有心”,有心就生出贪欲、烦恼、妄想,于是流浪生死,与道相隔。《云笈七签》卷17录此经。该经与《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内容相同,文字也大多相同。该经多出偈语。不知二经孰先孰后,也可能是同经的不同传本。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选辑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选辑

本书(三册四四○面二六四、○○○字)不分卷,依照原书按年辑录。故宫博物院前于民国二十一年就所藏清代军机处档案辑印「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八十八卷,本书即据以集成一种光绪初年以讫甲午之战与台湾有关之中日关系史料。内有两特点:第一,由于台湾与琉球邻近,在对日关系上往往有所牵连;凡与球戴有关文件,均予选入。第二,甲午之战国内反对和议条款之文件约占全书三分之一(凡有论及台湾者,概行采入):此等大多属于「留中不报」之陈奏,多为他书所未见。本书与前编第一九八种「清季外交史料选辑」比较;显见前编一书原辑者对于军机处存档已有所取舍或尚有未及获悉;即加上述国内反对和议条款之件,前编原书则十不及一。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王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王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王品,一卷。

死心悟新禅师语录

死心悟新禅师语录

全一卷。宋代僧死心悟新(1044~1115)撰,绍兴十一年(1141)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黄龙四家录第三。内容编录师初住云岩之开堂语录、住翠岩之广化法语、再住云岩之语录,及住黄龙之语录、小参示众、偈颂等。

明高僧传

明高僧传

八卷。明代释如惺撰。《大明高僧传》简称为《明高僧传》。此书写成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所题书名中的“大明”,即指成书年代,不是指内容范围。此传内容始于北宋末直明代,至于《宋高僧传》止于北宋初到北宋末这一百数十年。《大明高僧传》仍是空白,并无片言记载。此传内有三科,即《译经》、《解义》、《习禅》。《译经》科中只著录元代沙罗巴一人,《解义》科中著录了自南宋至万历年间四十四人,《习禅》科中著录了自北宋末迄元仁宗年间六十七人,正传有一百一十二人,另附见有六十八人。在体裁上与梁、唐、宋三部僧传相同,每科之后无“论”,当是全书没有完成的原故。其中有关主张各宗融合的看法,正是时代要求的反映。此书的优点是,填补了北宋末至明代高僧传记的空白,为研究佛教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不足之处有:首先,一些高僧的传记如性澄、蒙润、本无、如玘、绍宗等,所记事迹过于简单。二是,前后重复和误将北宋人写成南宋,将地名误作籍贯等疏忽之处也不少。正如作者自序所言,是“随喜录之,以备后之修史者采摭”,因而没有严肃加工整理。尽管如此,它仍是一部有价值的佛教著作。现见载版本有明万历丁已嘉兴楞严之般若堂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