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五首经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吴地记
江苏地方志。旧题。唐陆广微撰,后集宋佚名辑。一卷,后集一卷。广微,唐禧宗时人。书成于唐乾符三年(876)。主记吴地(约相当今苏州上海等地区)建置沿革、户数、两税、茶盐酒,城郭历史、八门故实,吴县、长洲、嘉兴、崑山、常熟、华亭、海盐等七县设置、改并、距郡里数、古迹、户数;又载花山、支硎山、余杭山、横山、鸡笼山、昇犹山及太湖、女妏湖、百口桥、乘鱼桥、重元寺、乾元寺等,及泰伯至夫差二十五主情况。后集为宋人续前集而作。记事止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多采掇县录、图经。主记吴江县等析置、钱氏改号,及有关全场位置,吴县、长洲等五县所辖和有关寺院、桥梁等情况。全书约一万二千余字。为唐代仅存地记之一。原书散佚,经后人采掇成篇,又窜入他说,以足卷帙。序记罗城作亚字形,周敬王六年(前514)至唐乾符三年(876)仅一千三百九十年,与书载一千八百九十五年不符,又至大宋淳熙十三年(1186)总二千二百一十五年,实为一千七百年,亦与所记不符。故此序乃南宋时人所作。有明万历《古今逸史》本,清《四库全书》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灵飞散传信录
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年)齐推书心序称,得于唐李泌宅中, 为《太清仙经》之《灵飞散方》,尤胜收入孙思邈《千金方》者。 此录《灵飞散方》出自六朝之《太清仙经》,齐推书心述古本传授、 发现经过。述灵飞散方、治云母方,亦可视为中草药方。
通玄真经注
道教著作。12卷。唐徐灵府撰。徐灵府,号默希子。钱塘(今杭州)人。玄宗时征士。元和四年(809),慕名入南岳衡山拜田虚应为师,生平参见本辞典“徐灵府”条。《通玄真经》即《文子》。相传文子为老子弟子,与孔子同时。唐天宝中(742—756)被封为通玄真人,故名其书为《通玄真经》。关于《通玄真经》的注释,徐灵府在其书序中称:“默希子以元和四载,投迹衡峰之表,考室华盖之前,追经八稔……强为注释。”可见是注撰于元和十一年(816)。全书正文12篇、88章。各章俱冠“老子曰”,然后略加论释。所引《老子》言,多与今本《老子》同,亦有今本所无者。其自作注文,大抵先释全篇大旨,然后循文为解,再抒己见。书中对老子清静、无为、柔弱、虚无等概念多所阐发。《四库全书》提要云:“今观是注,清灵婉约,而《文子》正文,亦尚是旧时之本。”其书收入《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另有《宛委别藏》、《丛书集成初编》本;又《四库全书》收录别本默希子(徐灵府)注《文子》2卷。
震泽纪闻
明王鏊撰。二卷。收有明初至中叶各类人物传记五十一篇。内容详悉生动。有万历《震川先生别集》本。作者曾孙禹声又著《续震泽纪闻》一卷,并载《震川先生别集》中。
无文禅师语录
凡一卷。日本临济宗僧无文元选(1323~1390)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
法华三大部科文
法华经三大部科文,十六卷,唐湛然述,日本山阴题记,玄义科五卷。文句科六卷,止观科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