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抚

吕抚
  • 姓名:吕抚
  • 别名:字安世,号逸亭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浙江新昌人
  • 出生日期:1671
  • 逝世日期:1742
  • 民族族群:

吕抚(1671--1742),字安世,号逸亭,浙江新昌人,清代藏书家。生于康熙辛亥(1671)年十二月,卒于乾隆壬戌(1742)年四月。早年丧父,事母至孝。年十五,补弟子员。喜藏书,与兄析产,不受广厦膄田,独检集遗书以去。又自购益之,筑亭藏其中。恣意翻阅,遂精天文、舆地、兵法、性理、皇极之学。著有《三才图》、《廿四史通俗演义》等。乾隆元年举孝廉方正。室名“逸亭”。


吕抚,字安氏,号逸亭,浙江新昌人。生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卒年不详。自少年时喜读史书。年十五补诸生,博通经史百家。科第失意,遂以邑绅隐居。著《四大图》等。据上文记载,吕抚创作《精订纲鑑廿一史通俗衍义》一书,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完成初稿,尔后他对初稿大加删削,于清康熙末年定稿。吕抚为了将自己编成的这部通俗小说印行于世,发明了一种独特的活字泥版印刷技术,并利用这个印刷技术,率领诸子辈成功地印刷了自己编写的这部书。既为我们留下了一篇记述发明活字泥版印刷技术的重要文献,又为我们留下了一部采用这种技术印成的图书实物。这在我国古代印刷技术的研究方面无疑具有重要价值。吕抚在我国古代印刷技术的发明方面作出了贡献。清代吕抚撰写的这部通俗长篇小说《精订纲鑑廿一史通俗衍义》,凡二十六卷,四十四回,卷首一卷。书名页镌“正气堂藏板”。


所著有《四大图》、《心图》、《三才一惯图》、《格言段家筱》、《正修乐天图》、《纲鉴通俗演义》(后人改名为《二十四史通俗演义》)、《文武经仑》等。

吕抚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康德的知识学

《康德的知识学》是齐良骥未完成的遗著,齐良骥是著名的伊曼努尔·康德研究专家,倾毕生精力研究康德思想。该书只完成了原先构想中完整著作的感性、知性两编,共7章23节,但仍可独立成书,是一部代表汉语学术界康德研究最高水平的著作。 该书是几十年研究康德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无论分析与证明,批判与另立学说,都有令人信服的根据,同时不仅是对康德哲学思想的研究,而更以康德哲学为根据,提出新的思想和观点,很有价值,成为汉语康德研究中的经典。

古今事通

老圃云:“芙蓉花根三年不除,杀人。”李白诗:“昔为芙蓉花,今为断肠草。”  
晋王迥子高与仙女周瑶英游芙蓉城,凡百余日。
安成刘信夫登第,授宣州教官,寓杭州。渡江,值太学数人同行。信夫征衫布履,众鄙之。问:“能诗否?”曰:“略晓。”泊岸索诗,指西湖即云:“长乐钟声下九天,万家春色柳摇烟。山迎山送利名客,潮落潮生来去船。”众大喜,挽其笔曰:“只消此四句,不必足。”后因此定友。

典故纪闻

笔记。明余继登著。十八卷。是书选录明开国至隆庆历朝故实,意在提供历史经验。按冯琦序谓作者的初衷为“取法于远,不如近也”,故“凡关国家大政大本则书,非大事而于世为急则书,非大非急,而为异闻见则书,非异而事所从起则书。”卷一至卷五为太祖朝事,卷六卷七为成祖朝事,卷八至卷一○为仁宗、宣宗两朝事,卷一一至卷一三为英宗、景帝朝事,卷一四至卷一六为宪宗、孝宗、武宗朝事,卷一七卷一八为世宗、穆宗朝事。然亦往往因细大不捐,未免类似于《起居注》或某朝实录加以“润色之词”,而受到《四库全书总目》的指摘。但仍不失其史料价值,对于了解明代文学和文化思想,亦可供参考。如卷二明初朱元璋反对“深怪险僻用语”,“雕刻为文”。卷一○记宣宗言“朕于取士,不尚虚文”,对明初文风有影响。卷一七记嘉靖时出现“创为异说,诡道背理,非毁朱子者”。文学风气之大变,至如卷一八所云:“文藻竞工,览者每为所眩。”书中每有许多寓言或故事性的记述,清隽可读。有万历间初刻本,清光绪间《畿辅丛书》据以重刻,民国间收入《丛书集成初编》。1981年中华书局点校排印。

鹤林天树植禅师语录

1卷。清行植说。收序、上堂、小参、示众、颂古、佛事、行实、塔铭。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七册。

菩萨五法忏悔文

一卷,失译。于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之五悔各作偈语,盖西土贤圣之撰述也。

因明入正理论

印度商羯罗主造,唐代玄奘译,全一卷。作者商羯罗主,是陈那论师的弟子,因陈那所著之‘因明正理门论’深奥难解,故简明综括上书之要旨,并加上自创之论说,而成一书,以做为后学入于因明正理之阶梯。内容分述真能立、似能立、真能破、似能破、真现量、似现量、真比量、似比量等八门之义。其中,真能立、似能立二门为本论之主要部分,甚他六门则略说。真能立一门,专门说明宗(命题)、因(理由)、喻(譬喻)等三支,似能立一门则举出三十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