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洛维特

- 姓名:卡尔·洛维特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德国
- 出生地:慕尼黑
- 出生日期:1897年1月9日
- 逝世日期:1973年5月26日
- 民族族群:
卡尔·洛维特(Karl Löwith,1897年1月9日—1973年5月26日),德国哲学家,犹太裔基督徒。1897年1月9日生于慕尼黑,一个富裕的信仰犹太教的犹太中产家庭,后来自己改宗基督新教。1914年从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意大利作战时,负伤被俘两年。1918年,因为战俘交换计划,回到德国。两个月后,进入慕尼黑大学就读,因为听到韦伯《学术作为一种志业》的演讲,决心钻研哲学。1919年转学,前往弗莱堡,投入胡塞尔门下。当时担任胡塞尔助理的马丁·海德格尔,对他有很大的影响力。1923年,以关于尼采的论文得到博士学位。
1928年,他完成就职论文,开始在马堡大学教书。1931年得到正式教职,担任哲学讲师。1933年,希特勒上台,犹太人开始遭受迫害。
1934年到1936年间,洛维特得到美国洛克斐勒基金会的奖学金,前往意大利。
1936年,意大利法西斯党开始迫害犹太人,下令外国籍的犹太人必须在半年内离境。他往日的同学,日本哲学家九鬼周造,帮他在日本仙台的东北帝大找到讲座,邀请他前往日本。洛维特夫妇在那不勒斯搭上日本诹访丸邮轮,前往日本,途中曾在台湾短暂停留,访问了基隆与台北。
1941年,在田立克与尼波尔(Reinhold Niebuhr)的帮助下,洛维特由日本前往美国,任教于麻州哈特佛神学院(Theologishes Seminar in Hartford)。在他们夫妇到达美国后不久,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开始。
1949年,洛维特至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任教。
1952年,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邀请他回到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系任教,与他往日的老师马丁·海德格尔成为同事。洛维特批判海德格在二次大战期间支持纳粹党的态度,1953年出版《海德格尔:贫瘠时代的思想家》。
1964年退休,1973年5月26日过世。
卡尔·洛维特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爱的作为
全书论述了基督教的爱为研究对象,对基督教的“爱的隐秘生活以及它在它的果实之上的可辨性”、我们的“去爱我们所见到的人们”的义务、爱是律法之圆满、爱是良心的事情、我们的“去驻留在相互所亏欠的爱之债务中”的义务等。本书写作体现了作者作为基督教神学信仰者对基督教的批判。也体现了基督教学者对基督教的反思精神。
人性的优点
《人性的优点》作者戴尔·卡耐基。此书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和经典励志内容。戴尔·卡耐基结合各个学科的知识,对共同的人性、相通的心理进行了通俗的揭示,可以说是他一生最重要、最生动的人生经验。书中记录了人们摆脱焦虑、忧愁等心理困境,过上快乐生活的方法,以及走向成功的实际案例,帮助读者认清自己、相信自己、克服焦虑,充分开发潜在能力,发挥人性的优点,开拓成功美好的新生活。
中国书法常识
《中国书法常识》集中反映了潘伯鹰的书学主张。全书分为上下两卷和附录,上卷为作者的学书技巧,指导书法学习者如何入门,并罗列了学习书法的参考书;下卷为书法欣赏,作者对隶书及二王、颜柳等名家进行了点评。附录为作者的一些书法知识趣闻,是不可多得的一部中国书法入门书籍。
新官到任仪注
《新官到任仪注》是有关明代庆贺、乡饮、祭祀等礼仪程序与规范的官箴书。“仪注”主要关注于“仪式的程序和操作细节,是规范性、说明体的文字,可以用作仪式指南。”全书涉及的礼仪类型分十八种:在外开读礼仪、进贺礼仪、乡饮酒礼仪、释奠礼(图)、释菜礼仪、春秋祭祀社稷仪、春秋祭祀风云雷雨山川城隍礼仪、祭祀岳镇海渎帝王陵庙礼仪、守御官祭加纛、祭无祀鬼神礼仪、里社、乡厉、祭祖先、日食仪、月食仪、鞭春仪、朔望行香仪、新官到任仪。书中还提到明代一品至九品文武官的服饰,及文武官陪祭服,书后附有“拾遗”与“附录”。
夹科肇论序注
夹科肇论序注,一卷,宋晓月注。
六菩萨亦当诵持经
后汉失译人名见费长房录。师子戏菩萨。师子奋迅菩萨。师子幡菩萨。师子作菩萨。坚勇精进菩萨。击金刚慧菩萨。又四菩萨,弃阴盖菩萨。寂根菩萨。慧威菩萨。不离菩萨。